我用AI写了个儿童绘本,在Amazon上架了 儿童节,送什么礼物给孩子——给二年级家长朋友的第六封信
我用AI写了个儿童绘本,在Amazon上架了 儿童节,送什么礼物给孩子——给二年级家长朋友的第六封信,
下面给大家讲解“我用AI写了个儿童绘本,在Amazon上架了 儿童节,送什么礼物给孩子——给二年级家长朋友的第六封信”的知识,本站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哦!
温馨提示:本文章素材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和聚合(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只是一个免费信息分享网站,文章仅供阅读参考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196594267@qq.com 核对后马上删除,谢谢!
我用AI写了个儿童绘本,在Amazon上架了 儿童节,送什么礼物给孩子——给二年级家长朋友的第六封信,
我用AI写了个儿童绘本,在Amazon上架了 随着ChatGPT的讨论度愈来愈高,资本市场靠着ChatGPT的故事造梦,目光敏锐的人们也从中做了许多新的尝试,例如从中获取商机,又或者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作者尝试的,是用AI写了个儿童绘本,最终得以在Amazon上架。来看看他的经历~ 最近AIGC风太大,但是很多人又觉得离自己很远,身处AI这个行业,在接触到AI绘画和ChatGPT之后,大呼过瘾,揭竿而起,必须要做出点和之前斜杠不一样的东西了。 于是联系上两位小伙伴,一拍即合,思考对焦大概一周,开始下海实操,不到一周左右的时间,完成整个AI绘本的发布上架。 01 核心工具: ChatGPT3.5,Midjourney,Photoshop,New Bing,kindle Create 于是在某个周末的夜黑风高的晚上,我们快速明确了以下流程和任务: 绘本思路对焦和梳理:定位儿童(0~18岁),插画绘本,主打美德教育 任务分工:绘本内容+绘本插图+绘本所有上架/注册/排版等SOP流程 任务细节:结合主题和工作量,明确13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配1个关联插图 任务一:通过引导、调教ChatGPT和Bing,完成关键Prompt生产和连贯性的13个小故事的主题、定位、内容的输出 任务二:调整Prompt,调整Seed等参数,通过MJ完成主题插画制作,要求画风温馨、画风连续、主题明确、图文相符等 任务三:摸排并梳理整套亚马逊+Kindle+电子书的SOP流程(排版、注册、上架、归架、支付等等),确保后期提效 封面图设计(kindel Create +PS简操) 完成海外支付账户注册登记和上架 完成电子书的KDP排版 暂时跳过ISBN,交付完成电子书登记注册分类上架SOP流程 邮件跟进亚马逊官网,完成发布(其中被驳回两次,调整后重新发布) 02 明确绘本定位和用户画像 首先确定做什么类型的绘本,想聚焦的用户群体是哪块; 由于自己完全不擅长这个领域,所以通过六度空间联系到一位在绘本行业摸爬滚打很久的前辈,约在晚上一起聊了几个事情: 目前国内外市场的绘本的发展现状如何 目前国内外绘本的人群画像以及分层人群的销量和市场情况如何 传统绘本的制作和销售上架流程 细节很多,总结下来有几点: 儿童绘本赛道虽然很红海但是比较宽 电子绘本相比纸质绘本流程较少 所以结合这次的信息获取,我把目标暂定为儿童教育类绘本切入,以传统美德主题进行输出。 03 利用ChatGPT完成内容故事输出 其实在实操之前,一直在思考具体输出什么类型的故事会好一些,因为第一本主要聚焦商业模式跑通,所以我决定先从中华传统美德切入,毕竟传统美德经典又不过时,对于儿童又是浅显易懂需要学习的,所以暂定13个美德教育,分别是卫生习惯和安全习惯两大类,细分为: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要刷牙、每晚洗脚洗袜子、不随地而坐、常换衣服常洗澡、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随手整理衣物、遵守交通规则、不玩火、做事情注意分寸等。 明确主题后,下一步就是开始进行ChatGPT的调教了。这里需要科学上网,然后进行身份调教,主要有几点: 儿童故事专业讲师,每次的故事主人翁都需要是可爱的小动物 注意故事里不能包含黄色政治恐怖暴力的元素和文案描述 确保故事包含寓意,能对0~18岁之间的同学都有教育意义 最后确保ChatGPT每次只接收一个词即可开始,避免每次双方重复沟通或进入多轮对话的尴尬。 输出几个故事后,需要人工手动去调整一些细节,包括错别字、故事线的调整、故事情节的调整等等。后来我发现速度有些慢,于是给ChatGPT调教了一个,持续自动化输出的模式,自己只充当审核员,然后就获得一个happy ending。 04 利用Midjourney完成绘本内容的输出 在完成绘本故事之后,接下来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据绘本故事进行针对性的图片输出。我们面临的问题主要需要聚焦针对儿童的唯美画风,同时要解决绘本的画风连续性。 这块是由我们小组另一位小姑娘负责,明确任务之后,通过构造主体结构Prompt,结合核心绘本故事进行输出,通过调整模型SEED值进行画风把控和调整,输出一组图后,通过Midjourney的UV操作进行单幅图的精处理和细节处理,最终完成整本书的插画制作。 画风这块其实主要靠个人主观评判,后来提交给责编的时候以及邮件和Amazon沟通的时候发现,对于画风其实他们也没有发现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只要你的AI绘画不至于在宫崎骏、克鲁苏这种风格之间变换,在加入自己对风格控制,一般插图不会有大问题。 在我们做绘本的时候,Midjourney的V5刚出,不过V5更聚焦写实风格,所以我们用传统的V4模型就可以解决绘本的故事插图了。 简单看下V5的效果: 另外现在有很多Prompt网站,如果大家对于特定系列有诉求,其实从已有Prompt网站快速寻找再进行调整,效率更高。 05 ISBN码和双语绘本制作 ISBN这步我们暂时跳过了,后期再补其实也可以,所以暂时没有申请ISBN。 做到这一步的时候,突然发现如果在海外上线,其实只有中文版的话市场是很小的,或者说其实不完全合适,所以这个时候把整个绘本故事进行了英文翻译(google+人工审核)后来发现效率也不是很快,转而通过调教GPT,输出英文版,人工合并,最终形成了中英双语版。 06 排版封面和上架机制 到这里的时候基本上内容和插图都有了,接下来就是按要求进行排版上架处理。 亚马逊电子书大部分以Kindle电子书居多,而Kindle电子书需要AZW3、AZW、MOBI专业的格式,简单搜索后发现通过Kindle Create即可完成。所以把所有内容以及图片导入到Kindle Create中,在KC中根据相关要求进行排版和布局。 完成排版后需要一个书籍封面制作,因为小队伍三个人都不擅长UI设计,所以放弃了封面原创;这里有个好消息就是Amazon提供了封面模板,所以我们快速采用了一个封面,更改封面名称和作者等信息,但是格式上一直无法满足系统校验。所以导出草稿的封面,通过PS进行封面微调和修改,最终完成整个封面的制作和提交,以及和电子书的合并。 接下来顺利的提交注册、登录、上架、校验、支付以及海外账户的认证等流程,最后提交完成。 完成后书籍一直处于Block状态,即锁定状态,避免在审核期间反复修改。因为不确定是否有什么问题,所以我主动给责编那边发了邮件,主要咨询电子书一般审核内容、一般情况下的审核进度、上架分类问题。 这个过程中因为排版、封面、分类问题被驳回修改了3次,不过都不是大问题,这个流程有点类似于当年读研的时候提交论文,然后经历驳回、修改、在提交的过程。 最后,在某个凌晨收到邮件,审核通过了。 然后,在某个傍晚的时候收到邮件,官网已上架,已可以搜索到。 至此,我们完成了一个以前不敢想的事情。 07 讲一下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AIGC发展很快,甚至很多人都在担心AI会不会取代一些行业甚至取代自己,毕竟体验完CHatGPT以及AI绘画后,已经发现AI的强大之处,曾经互联网的笑话,比如“一天画800幅图,这不累死人啊”,现在都已经变成了现实,AI在冲击着人类最后的想象力领地。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互联网从业者而言,最好的方式不是等着它成熟,而是主动了解、熟悉甚至掌握它,让自己成为AI的驾驭者,确保自己不被时代落下。 在工作和生活之外,尝试挖掘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小的天地,让自己认真生活。如果说第一点是给大家带来了焦虑,那么这一点就是为了告诉大家,生活是最重要的,可感知可感受的生活才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尽量避免让工作和生活挤满你的脑袋,否则你会慢慢变得按部就班,会变得例行公事,会觉得这个世界就是一成不变,停下来,发现一些细小的美好,让自己有一片自己在里面探索的快乐。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 这是一个抱团取暖的时代,单打独干可以赢下一个战役,但是不可能统一六国。在AIGC时代,把AI当做工具,给自己提效和助力,同时和更多同频的伙伴一起共创,学会把项目扩大,学会分享很重要。当你发现一个好想法,你只是藏着闷着,期望自己慢慢搞事情的时候,你永远在大部队的队尾,而带动团队的力量,一起快速的把想法落地,辐射更大的模式,才是新时代的合作共赢。 作者:楠神,公众号:音波楠神,不制造焦虑感,不生产垃圾文的公共号,欢迎你来唠唠 本文由 @楠神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尊敬的二年级父母朋友: 您好! 十六天后就是儿童节了,我想给儿子一份礼物。“礼物”可以是:陪他去尝尝他最爱的牛排;带他去骑他喜欢的自行车;和他一起看场电影…… 但这些礼物,他已经收到过。 作为爸爸,如果能送他独一无二的礼物,那该多有意思啊。这种紧迫感越来越强烈,因为他还能再过一次“儿童节”,而五天后就是儿童节。 张文质老师常常讲,我们成人的很多问题与不幸源于童年的问题与不幸。 童年对人生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极有仪式感的节日——“儿童节”,作为父母,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做些什么或者不做些什么,从而让孩子的童年生活多一份幸福呢? 夫妻的和睦是最要紧的礼物。 有一天晚上十二点多,我正睡得很香,一对夫妻的争吵声把我惊醒,男的大声喊叫,女的哭哭啼啼,争吵持续了几十分钟……就在前几天的深夜里,另一对夫妻也在吵架。我清晰地听到他们的女儿在哭着恳求:妈妈,爸爸……我听了小女孩的哭喊,心里十分煎熬,久久不能入睡。 那位小女孩明天可能收到父母的礼物,她可能都不会喜欢。我想,她最喜欢的礼物,应该就是爸爸妈妈以后再也不吵架,相互支持,彼此关心。 是的,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应该就是夫妻之间长期的和睦关系。家里洋溢着爱的芬芳,孩子的童年才会避免问题,远离不幸。 经常争吵的父母,请送给孩子永久的和睦。 无条件的关爱是最温馨的礼物。 很多父母,对待自己的子女,尤其是老二,总是非常溺爱。溺爱之害,不说自明。对于这样的父母,我真诚提醒,那就是要有节制地关爱孩子。爱不能没有节制。孩子都上一年级了,还要帮着穿衣服;孩子放学了,书包你非得帮他背着……这些行为,难道是有节制的爱吗? 除了溺爱,还有一种很麻烦的爱,那就是有条件的爱。 孩子考试不好,没有什么特长,经常“惹是生非”,孩子,害得你被老师请到学校……这时,“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就是父母的口头禅,最为常见的说法是,如果你听话些,考试好些,懂事些……那我为你付出就值得了。这样的说法,其潜台词是:你现在这样,我很生气,为你付出的爱很不值得。 如果你关爱孩子时,总是提条件,那定不是真爱。 请无条件地爱你的孩子。 充满激励的引导是最有力量的礼物。 我的父亲是一个渴望子女成才的人。在我读初一时,一天早上,我弱弱地问父亲要五元钱,想每天中午添一点菜。结果父亲说:“书念得个鬼样,还想添菜啊?!”我被噎住了,悻悻离去,那是个什么滋味,真不知如何说出来。确实,那个时候的我,非常调皮,整天只知道玩,成绩平平。但后来我喜欢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绝不是因为受到父亲这种“刺激”。 父亲就是这种方式,对我这样,对我堂弟也是如此。 父母总是希望子女成人成才,但采取“反面刺激”的方式实在不妥,那种嘲讽、挖苦的语言、神情和行为,对孩子的伤害真是不可小觑。如果这样的父母还自认为这就叫“恨铁不成钢”,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对的,那就有点可怕了。我倒是觉得这样做,会导致“铁成不了钢”。 要有规矩,也可以惩罚,但不能挖苦、刺激,甚至打击。充满激励的引导,是最有力量的礼物。 敬爱的家长朋友,你回想一下,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激励的引导多,还是反面的讽刺挖苦多? 我建议,反面的讽刺挖苦从明天起,再也不发生。 除了鼓励,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正确的引导。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例如一位父亲遇到孩子在课间冲跑时不小心撞了别人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引导? 只是让孩子去向别人道歉吗? 这远远不够。我想至少我们可以做以下引导: 第一,万一不小心碰到别人,应该立即做的是去扶起别人,看看别人有没有受伤,别人如果受伤应该送去医务室。如果没有受伤,应该马上道歉,请求人家的原谅。 第二,告诉孩子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要经常问问别人,关心别人。 第三,回顾整件事,回到事情发生的根源上来考虑。如果孩子做的是危险动作,要明确禁止不能这样。并且告诉他可以做哪些游戏。如果只是意外,也要提醒孩子走路要看前方,要慢慢走。 请用充满激励的具体的引导。过于简单的引导,是毫无作用的,例如你要好好地走路啊。这样的引导,没有操作性啊。 给孩子“浪费光阴”的权利是宝贵的礼物。 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们二年级的孩子中,绝大多数一个星期除了在校上课,还要上三四个兴趣班。而每一个兴趣班,可能还有作业,例如钢琴,在老师那儿学了回来,每天晚上还要练习一个小时左右。孩子在忙碌中度过每个星期,到了暑假,又有很多兴趣班。而且,这些兴趣班以英语、阅读与写作、奥数等为主。偶尔来点艺术类的,回家也要“痛苦地练习”。 每一个兴趣班一般需要两个小时,四个兴趣班,基本要求花掉8个小时。 一个星期,除了上课、睡觉外,还会有几个八小时? 如果孩子真正感兴趣,那还好一些,如果孩子非常讨厌这些,情况就比较糟糕。得到的同时,总会失去很多,甚至无法弥补。 我认为,孩子的兴趣班里,一定要有他喜欢的运动,例如游泳、篮球等。其它项目,一定要尽量是孩子喜欢的。 其实兴趣班的数量并不是关键指标,关键指标是孩子要有闲暇时光。 我的孩子(六年级)目前有四个兴趣班,除了英语外,是篮球、吉他以及编程。这些都是他感兴趣的。而且,运动艺术类的居多。 这些兴趣班,加起来是六个小时,回家几乎没有作业。 我的孩子感兴趣的还不止这些,但我们控制他去选择更多的。尽管他是六年级了,但绝对不能太多,因为他还要有闲暇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游泳,自由阅读,看电视(NBA等),坐在沙发上玩耍,等等。 你的孩子才二年级,即使孩子有兴趣学四五个项目,我想还是太多。 我认为,孩子应该有自己的闲暇,这闲暇就是让孩子尽情地玩耍,没有什么目的。在童年里,没有什么目的的玩耍,看起来是“浪费光阴”,而实际上是利于孩子成长的。 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是卢梭所说。 当然,要理解这句话,明白其背后的理念,恐怕要好好阅读卢梭的《爱弥儿》。 浪费时间,看起来就是消极教育。是的。那什么是消极教育呢? 这里摘录卢梭的一段话来阐释消极教育。 “所谓消极教育就是设法避免环境的不良影响,让自然说话、让儿童自然成长的教育。消极教育不是给儿童养成品德,而是防止儿童趋于邪恶;不教儿童以知识,而是防止他们产生对于事物的误解。” “因此,自然人的培养和教育,不是积极的教育,而是要阻止去做某些事情,让自然说话。这是所有教育中最重要的和最有用的教育法则。显然,这个法则是损益而不是获得,是减法而不是加法。” ——以上两段节选自《爱弥儿》第5页,彭正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以上四种礼物,并不只是六一儿童节那天才要送的礼物,应该是长久的礼物。 当然,父母要给孩子的礼物,远远不止这些。 彭峰 2023年5月15日
儿童节,送什么礼物给孩子——给二年级家长朋友的第六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