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17常识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常识 >  苹果的手表、泡泡玛特的手办,它们真的“碳中和”了吗? 苹果发布2.5万元首款头显,股价却跌了,“超大苹果手表”能拯救元宇宙吗?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苹果的手表、泡泡玛特的手办,它们真的“碳中和”了吗? 苹果发布2.5万元首款头显,股价却跌了,“超大苹果手表”能拯救元宇宙吗?

发布时间:2024-08-11 11:54:52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苹果的手表、泡泡玛特的手办,它们真的“碳中和”了吗? 苹果发布2.5万元首款头显,股价却跌了,“超大苹果手表”能拯救元宇宙吗?

下面给大家讲解“苹果的手表、泡泡玛特的手办,它们真的“碳中和”了吗? 苹果发布2.5万元首款头显,股价却跌了,“超大苹果手表”能拯救元宇宙吗?”的知识,本站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哦!

温馨提示:本文章素材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和聚合(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只是一个免费信息分享网站,文章仅供阅读参考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196594267@qq.com 核对后马上删除,谢谢!

 

苹果的手表、泡泡玛特的手办,它们真的“碳中和”了吗? 苹果发布2.5万元首款头显,股价却跌了,“超大苹果手表”能拯救元宇宙吗? 

苹果的手表、泡泡玛特的手办,它们真的“碳中和”了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是噱头大于实质,还是绿色革命?

作者|胡珈萌

编辑|刘洋雪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近来,各大知名厂商推出的碳中和产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9月13日,苹果公司在其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三款Apple Watch系列新品,并宣布相关产品均实现全生命周期碳中和,为公司首批碳中和产品。

10月3日,泡泡玛特正式上架行业首款碳中和潮玩DIMOO X 蒙新河狸手办,在此前举办的2023上海PTS国际潮流玩具展上,该公司还表示未来将推出更多品类的碳中和手办。

这两年,冠以“碳中和”名头的食品、服装、文具等也都曾粉墨登场,各领域知名企业的碳中和进度表或碳中和产品计划也都在陆续公布中。

“双碳”大背景下,这些在“碳”上做文章的产品可谓紧跟时代潮流,但也引发了一些“噱头大于实质”“没有统一标准,部分产品名不副实,有‘漂绿’嫌疑”的质疑,更有人戏称“碳中和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想要厘清个中是非真伪,关键是明确碳中和产品的标准如何界定、由谁认证又如何进行核查、监督。

做出一款碳中和产品,总共分几步?

所谓“碳中和”,目前主流定义是“人为排放源排出的二氧化碳或其他温室气体被绿色能源、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也就是达到相对的“净零排放”。虽然在应用层面、政策适用中,对“碳中和”只包括狭义的二氧化碳排放还是应该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排放尚有争议,但“吸收的”等于“排放的”,这一核心逻辑已成共识。

所谓“碳中和产品”,也需基于上述框架进行界定,但具体到不同类别的产品中,却又往往无法一概而论。

以苹果公司最新推出的首批碳中和手表(按照苹果公司的说法,此次发布的Watch Series 9、Watch Ultra 2、Watch SE 均实现了碳中和,后文仅以旗舰版 Watch Series 9 作为代表)为例。

钛媒体App梳理了苹果公司与新品同步发布的产品环境报告,其碳中和之路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环节,一是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此环节又可细分为原材料、生产制造、物流运输、产品使用、拆解回收五大节点。

具体来说,在原材料环节增加回收材料和可再生材料的比例,根据报告,新款 Watch Series 9 总重量的30%来自回收材料和可再生材料;生产制造方面,上一代 Watch Series 8 有超过70%的碳排放来自该环节,而在新产品中,苹果公司宣称其自身及供应商在相关器件加工制造中100%使用清洁电力;物流运输方面,通过更新物流计划,减少航空运输实现减排;产品使用方面,手表主要在充电环节产生碳排放,苹果公司无法实现直接减排,需要用后文将提到的抵消方式实现中和;拆解回收方面,苹果有对废弃产品循环利用的总体计划,但单款产品的回收利用情况在推出之际难以精准确定,经过测算,苹果公司将这一环节的碳排放核定为1%,主要通过抵消的方式进行中和。

一套流程下来,新款手表相对于上一代产品的碳排放下降了78%左右,但仍存在8.1kg的碳排放,这就进入到了第二大环节,“碳抵消”或说“碳移除”环节。

目前,苹果公司主要通过投资Restore Fund基金抵消碳中和产品的存量碳排放。该基金由苹果与保护国际基金会及高盛集团共同设立,主要投资方向为林地、草原、湿地等的修复和可持续农业。而针对手表充电产生的碳排放,苹果公司承诺将投资与用户预期充电量相当规模的清洁能源以进行抵消,此外,苹果还在其新产品配置的iOS 17新系统中增设了Grid Forecast(电网预测)功能,美国本土用户可以根据其提供的信息选择在电力相对清洁环保的时段进行充电。

按照相关环境报告和苹果公司的说法,这批碳中和手表实现的是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包括配件、包装,也包括回收利用和自身难以控制的用户使用场景,也就是所谓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碳中和。对于其他不同类别的产品,比如泡泡玛特的手办,在用户使用环节基本不存在直接可计算的碳排放,而手办收藏属性较高,回收利用环节的碳足迹也难以量化,所以,相关产品减排和抵消的主要是原材料、生产、物流这三大节点的碳排放,属于“从摇篮到大门”的碳中和。

泡泡玛特在碳中和手办发布会上公布的碳足迹核查情况及碳中和证书

而对于此前一度蔚然成风的“碳中和食品”或所谓“零碳食品”,有些考虑了包装袋等回收利用产生的碳排放,有些则没有考虑,各家信息披露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虽然名称相同,但实际上不同产品的“碳中和”可能并不是一种“碳中和”,那么,哪种“碳中和”含金量更高,哪些又属于“伪碳中和”,就需要在标准和认证上下功夫了。

需求井喷后

标准建设进度、认证规范性有待提升

想要界定一款产品是否能被称之为“碳中和产品”,首先就需要一套通用且行之有效的标准。

根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梳理,“碳”标准主要包括两大类别,第一类是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量化的标准,也就是所谓的“碳足迹”核查、认证标准,目前该类别的主流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14067、英国标准协会的PAS 2050、世界资源组织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联合发布的GHG Protocol等。前文提到的泡泡玛特碳中和手办的“碳足迹”核算即同时采用了ISO14067、PAS 2050两大标准。

第二大类是碳中和标准,除了核查碳排放的足迹,还要计算碳减排、抵消方面的贡献,以作出是否实现碳中和的认定。

这一类别目前国际最主流的认证标准是由英国标准协会的PAS 2060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组织、产品和活动量化、减少和抵销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具体要求。此外,标准化领域的“头把交椅”国际标准化组织也于2020年2月启动了碳中和认证标准ISO/WD 14608的制定工作,原计划于今年完成并发布,但截至10月1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尚未更新其完成进度。

对于我国来说,碳中和相关标准仍在建设、完善过程之中,今年4月22日,国家标准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了到2025年,制修订不少于100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显著提高,主要行业碳核算核查实现标准全覆盖的主要目标,并发布了包含4大一级子体系、15个二级子体系、63个三级子体系的标准体系框架。

在产品层面,《建设指南》提出了“研制产品碳足迹量化和种类规则等通用标准,探索制定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及碳足迹标准”“重点修订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绿色低碳产业统计核算相关标准,碳中和评价通则标准”等具体要求。

除了作为基础的标准,想拿到正规的“碳中和”称号,还需要专业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并出具证书。例如,苹果的碳中和手表是国际知名环境标准和认证机构SCS Global Services进行认证的,而泡泡玛特的碳中和手办则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提供认证证书。

苹果、泡泡玛特以及此前的盒马、雀巢、晨光等大品牌,往往都会选择权威“靠谱”的机构进行认证,但根据一位碳资产管理咨询业内人士的介绍,当前碳中和认证领域可谓“鱼龙混杂”,能进行认证或自称能进行认证的机构数量不在少数,其中不仅存在厂商与机构合谋“漂绿”的乱象,还有一些根本没有资质的机构也借机发证捞钱。例如,有一些机构声称能为企业提供碳中和产品一条龙服务,包办碳核查、碳足迹报告、协助碳信用、出具碳中和认证证书等工作,但最后提供的证书上却没有权威认证机构的公章,成了“山寨版”碳中和。

与大多新领域、新产业一样,快速发展的另一面往往是“泥沙俱下”,想要纠治乱象,需要标准制定、认证制度等顶层设计和市场监管、行为规范等管理工作以及企业、消费者的识别能力等等多方面共同提升、发挥作用。但目前来看,“双碳”政策效应传导至市场中,相关需求指数级增长,顶层设计、行政管理工作反而难以迅速作出反应,在二者档位完成匹配之前,许多核查、监督、纠偏的任务只能由环保组织、NGO或调查机构、媒体来承担。

苹果碳中和手表“漂绿”疑云

引发诸多讨论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漂绿”行为也引发了诸多关注,这种造假对于消费者是欺骗,对于投资者是风险,对于碳中和进程更是巨大的阻碍。

环保组织、相关调查机构往往将碳中和领域的打假作为一项重要使命,对于“山寨”认证或虚假宣传等的揭露不遗余力。更进一步,对于知名厂商具有权威认证的碳中和产品,也有机构提出质疑,而借由此类产品的品牌效应,相关争议、讨论得以扩展为公共议题。

在苹果公司推出其碳中和手表后不久,我国知名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发布了一份名为《苹果产品碳中和疑云》的报告,认为相关产品披露的信息不足以支撑其实现碳中和的结论,存在“漂绿”风险。

这份报告对苹果碳中和手表提出的质疑主要有五点:一是此前占碳排放大头的制造过程此次实现100%清洁电力生产的可信性。

报告认为,苹果产品的生产加工主要由外包供应商负责,虽然其自身环境报告称供应商在碳中和手表相关制造加工中全部使用清洁电力,但没有一家供应商工厂披露清洁电力使用情况以供公众验证,且从苹果产品供应链的排放数据来看,总体碳排也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第二点是苹果手表实现碳中和背后可能是一种绿色资源掐尖的“数字游戏”,其者更多的新一代iPhone 15 Pro版手机碳足迹相较上一代不降反升;第三点是苹果推出首款碳中和产品的同时,IT/ICT 行业减碳却处于落后状态,按目前趋势,行业碳排放在2030年之前恐难达峰,苹果作为供应链龙头没能起到实质性的带动作用;第四点是苹果在推出碳中和产品的今年,停止要求其供应商向社会披露碳排放数据,属于在环境信息公开领域“开倒车”,也不利于第三方机构或公众对其进行监督核查;第五点则是相关产品的碳中和验证声明和用于抵消存量排放的碳信用具体信息均未公开。

IPE报告《苹果产品碳中和疑云》提出五大质疑

据了解,除了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也有不少其他NGO和新闻媒体对苹果碳中和手表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或询问、沟通,涉及到的问题还包括用于抵消存量碳排放的Restore Fund基金项目是否有助于长周期的环境保护、碳中和产品宣传是否满足欧盟《绿色声明指令》要求等。

钛媒体App梳理了苹果公司已进行的回应,较为关键的由SCS认证并颁发的碳中和证书已全部公开,对于掐尖玩“数字游戏”问题和供应商减排真实性问题,苹果公司表示新的手机产品排放量也有大幅度的减少,对于供应商的清洁能源使用计划也会由第三方进行独立审查并出具报告。但对于进一步的详细信息披露、产业链降碳带动效应、供应商信息公开要求等问题,苹果公司目前还并未提供实质性地证据或优化解决方案。

就舆论反馈来说,多数观点认为苹果公司的碳中和产品经过权威认证,可算名副其实,该公司在环保层面的努力也被认为是行业中首屈一指的存在,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创始人马军也认为,在多年的指数评估中,苹果公司都是表现最好的公司之一,这个层面上应该为其点赞。但马军也同时表示,当苹果公司开始宣称自己的产品是碳中和产品时,那应该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因此也就需要更高水平的信息披露。

气候未来创始人、《碳中和时代》作者汪军也表示,苹果对供应商的数据管理和公开水平在全球范围内领先,但仍需充分证明它实现产品碳中和是否用尽全力。

就像碳中和进程中不断冒出的新事物一样,有关碳中和的讨论衍生出了很多问题、话题和议题,有上文提到的诸多细节问题,也有如碳中和标准制定、企业碳中和路径选择、碳中和宣传规范等政策或公共事务层面的讨论,更有环境问题的社会监督、循环经济的成本问题、普通人如何看待碳中和产品或零碳生活等影响更为深远的大议题。

这些问题,有的能够在讨论中得到解决、落实,并推动相关政策、管理实现优化,有的则可能成为永远争论不休且“讨论的意义大于答案”的“大哉问”,但无论如何,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往往最能推动事情向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热点视频推荐

面对雷军说要做世界第一手机公司,苹果公司副总裁布鲁斯·斯维尔回应:说起来容易。雷军借用马云的话回应:万一实现了呢?

点赞关注钛媒体视频号,观看更多精彩视频

*温馨提示:喜欢钛媒体公众号的小伙伴注意啦!根据公众号推送新规,请将钛媒体设为“星标”,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消息,已设置的小伙伴还需要重新设置“星标”哦

-----------华丽的分割线------------

下载钛媒体App,领先一步,更深一度。

下载【编号:45343543545钛媒体App】,领先一步,更深一度。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在看行不行


苹果发布2.5万元首款头显,股价却跌了,“超大苹果手表”能拯救元宇宙吗?

北京时间6月6日凌晨,苹果耗费7年研发的头戴显示器设备Vision Pro,在苹果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上首次亮相。Vision Pro售价为3499美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预计明年年初在美国开售,晚些时候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售。

↑Vision Pro

这是苹果自2015年销售智能手表之后,发布的首个全新品类硬件产品,并尝试像推出Mac、iPod、iPhone和iPad一样,重新定义仍处于起步阶段的XR行业。这一次不同之处在于,苹果以高价推出,并跳入了一个尚未引起消费者共鸣的市场。

在Vision Pro发布前,苹果周一股价最高涨超2%,创下盘中新高184.95美元,但在Vision Pro发布后又转跌了。截至当日收盘,该股下跌0.76%,报179.58美元。今天(6日)上午,MR概念股、苹果概念股大幅下跌。

成为乔布斯说的革命性产品:

将数字世界带到现实世界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革命性产品出现。”2007年,初代iPhone发布会上,乔布斯曾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白。库克总结了苹果给消费者带来的两次革命性体验:“Mac将我们带入个人计算时代,iPhone将我们带入移动计算时代。”他认为,Vision Pro将带来“空间计算时代”,将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无缝融合。

用户使用Mac,需要手握鼠标,使用iPhone,需要手拿屏幕,但是使用Vision Pro,并不需要举着手柄——这和市面上其他VR设备不同。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语音、眼动追踪以及手势来操作、浏览应用。美国试戴者乔安娜·斯特恩体验后说:“有了Vision Pro,你的眼睛就是光标,你的手指就是按钮。”

Vision Pro是一款MR设备,可以同时提供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两种模式。用户可以通过一个旋钮,在VR和AR两种类型之间“渐变式”切换。乔安娜说,头显上有个旋钮,她可以调整自己的“沉浸感”。“要想更多地进入虚拟世界,你就向一个方向滚动;要想看到更多的现实,你就向另一个方向滚动。”

↑用户可以通过旋钮虚拟沉浸的程度

为了不把用户隔绝于外部,让用户仍然可以跟现实中的人进行自如交流,外部的人能在Vision Pro屏幕上“看见”用户的脸。而切换到完全VR模式时,屏幕会转向发光,遮住用户眼睛,以示用户不想被打扰。“Vision Pro与我试过的任何其他头显都不同,我很容易看到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的切换。”乔安娜说。

苹果表示,他们的产品强调的是让数字软件跃入生活;Meta等公司是尝试把人引入“元宇宙”数字世界,苹果却正在试图将数字世界带到现实世界。

“一款3D相机”:

用无限画布、拍3D照片、抓3D蝴蝶

“哇……界面和手势很直观,3D电影终于有意义了,真的感觉到一只巨大的恐龙在我面前破墙而出。”乔安娜感叹道,“在一个简短的视频中,立体空间的儿童坐在一个3D沙发上吹灭了3D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在一个演示中,一只3D蝴蝶飞了过来,落在我的手指上。”

Vision Pro还是“苹果的第一款3D相机”,并支持录制3D视频。其整个机身包含12个摄像头、5个传感器、2块4K的micro-OLED屏幕拥有2300万像素,单眼分辨率超过4K,缓解了目前很多XR设备掉帧和头晕的问题。不过,仍有试戴者说有时候会“感到眩晕”。苹果公司表示,Vision Pro屏幕的像素密度是iPhone的64倍。

此外,用户还能戴着Vision Pro与他人视频通话。头显正面的镜头与LiDAR激光扫描仪可以识别并建立用户的“3D形象”,因此用户还能用一个3D“自己”跨越远距离,出现在别人的Vision Pro里。乔安娜说,有些表情识别不是非常准确,但是吐舌头、伸出手、变换面部表情还是能够实现的。

Vision Pro还打造了“无限画布”,让app突破传统显示屏的限制,为用户带来全新的3D交互体验。通过这些交互,用户可以随意调节应用的大小和位置,例如可以把电影放大到100英尺,填满整个房间。

↑用户可以在桌面上方浏览软件应用

开发人员研究了数千人的头部:

“头感”像戴上超大苹果手表

Vision Pro外观类似于一套未来主义风格的滑雪护目镜,头显外侧有一个3D压层抛光玻璃面板和铝合金制框架,内侧眼罩部分是织物面料。头带采用了可调节松紧的设计。为了保证轻薄和性能,苹果为其配备了M2芯片以及全新的R1芯片。R1芯片主要负责传输,官方称传输数据12毫秒就可以触达,比眨眼的速度还快。

苹果公司表示,为了保证产品的舒适度,开发人员研究了数千人的头部,并申请了5000多项专利。苹果公司还和蔡司合作开发了磁吸的镜片插片,近视用户也可以使用Vision Pro。

从材质和设计上看,Vision Pro已经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重”了。然而,实际上手体验的时候,它的重量对用户来说仍然有存在感。美国试戴者乔安娜说:“它不适合每个人。它甚至不适合大多数人。在我30分钟体验中,它重重地压在我的鼻子上,让我有点恶心。”

苹果公司告诉乔安娜,到明年年初发货时,这些情况会好转。乔安娜承认,前15分钟体验感非常好。她说,头带材质和苹果手表腕带材质类似,“像戴上一个超大的苹果手表。”“屏幕周围边缘很温暖。简直不敢相信它有多舒适——比Meta Quest Pro或Quest 2舒适得多。”然而,后15分钟,她的“鼻子和额头开始感觉到了重量”。苹果公司说,感到不适,是因为设备没有完全贴合她的脸。

头显市场需求疲软

其他公司:苹果入场绝对是好事

苹果的营销和技术能力毋庸置疑,它已经说服消费者在智能手机上花费越来越多的钱,但这款产品可能是其最大的挑战之一。投资者仍然对苹果的Vision Pro持谨慎态度。库克强调,该设备只是旅程的“开始”,表明未来的模型可能会克服初代Vision Pro面临的一些障碍。

苹果公司头戴式设备的推出,正值虚拟现实(VR)设备和增强现实(AR)设备市场面临不确定性之际。根据研究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2022年头戴式设备出货量下降20%以上。据报道,风险投资对VR初创公司的投资也较几年前大幅下降,去年投资总额为48亿美元,而在2019年VR投入达63亿美元。并且,这些资金中可能还包含了流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资金。

目前,Meta公司是VR头戴设备市场的“龙头”。据IDC称,Meta头显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其中,价格较合理的Meta Quest和Quest 2 VR头戴设备销量高于大多数产品。该公司赶在苹果发布Vision Pro之前,刚刚发布了新产品Meta Quest 3。据报道,Meta头显的人中有一半以上在6个月内停止使用这些设备。

但一些人仍然乐观看好混合现实头戴式设备成为主流,部分原因是苹果加入了竞争。由于2022年需求疲软,IDC修改了今年VR-AR出货量前景后,仍预计2023年出货量将增长14%,并在之后的5年内继续增长。IDC跟踪移动和消费设备研究经理吉特什·乌布拉尼在报告中表示,“索尼的新PSVR2和苹果进军该领域将有助于推动更多销量,而Meta和Pico的新设备预计将于2023年年底推出,会在2024年为VR造势。”

苹果头显首次亮相给这一市场带来“很多关注”,实际上可以帮助竞争对手从市场低点反弹。吉特什·乌布拉尼说:“它有助于教育用户。这正是苹果公司非常擅长的。”

一些头显公司期待苹果为这个市场带来技术和聚光灯。AR公司Magic Leap的CEO佩吉·约翰逊表示,苹果进入该市场对其他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10多年来,我们基本上一直孤立无援。”约翰逊说,“所以当我们看到任何人进入这个领域,这很棒,因为它有助于整个生态系统。”VR/AR公司Spatial的CEO阿南德·阿加拉瓦拉表示:“我认为今年可能是真正‘捕捉想象力’的一年。”

红星新闻记者 邓纾怡

编辑 彭疆 责编 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17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