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17常识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常识 >  开学在即,文具市场先热:义乌爆品不断,武义工厂也忙起来了 “世界超市”义乌助力“中国制造”通达非洲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开学在即,文具市场先热:义乌爆品不断,武义工厂也忙起来了 “世界超市”义乌助力“中国制造”通达非洲

发布时间:2024-09-13 15:02:58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开学在即,文具市场先热:义乌爆品不断,武义工厂也忙起来了 “世界超市”义乌助力“中国制造”通达非洲 

开学在即,文具市场先热:义乌爆品不断,武义工厂也忙起来了

8月收尾,开学季即将到来。

超市里的C位开始摆上各种文具大礼包,学校门口的文具店纷纷上新,家长带着孩子大采购,开启“买买买”模式。

不断升温的“开学经济”背后,在浙江,就藏着一个巨大的“文具王国”。义乌,坐拥3000多家文具经营主体,链接着国际市场;武义,聚集大量文教用品工厂,传统的“两针两钉”占据全世界80%的市场份额。

今年开学季的文具生产和销售情况如何?现在的学生都酷爱哪些新奇的文具?我们一起去找找答案。

盲盒橡皮、景观笔、惊喜笔……

义乌把文具玩出了新花样

“刚送走一波上海来的客人,一家人趁着暑假最后几天,带孩子来淘点文具。”8月26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义乌元迪文具老板娘任小玲时,她空下来一会:“开学前这几天,零售的客人特别多,从早到晚一波接着一波。”

任小玲主营文具用品的批发销售,正值暑假末尾,咨询零售的客人越来越多,她将部分新品开放了零售。

“8月也是一年中文具批发销售的最旺季,不少采购商都是趁着开学前来进货。”任小玲说,各式笔、书包、笔盒、修正带等都很畅销,近期总体销量比平时提高了约30%。

当季什么产品最好卖?答案就摆在任小玲店门前的货架上。“毕业季那会儿‘金榜题名’文具礼盒卖爆了,现在开学季的爆款是这个月推出的‘抽抽乐’盲袋橡皮。”

受访者供图

她介绍道,这款橡皮结合了盲盒的概念,顾客买到的款式具有随机性。打开盲袋,还可以自由拼接,拼接后的橡皮就像一个个玩具手办。此外,袋内还有几率获得幸运奖,用于兑换礼品。

“我们特意选在开学季前推出这个新品,不到一个月,已经卖出了数万个。”任小玲说,这段时间,工厂每天平均要出货数千个,不少批发客户第一批卖完了已经开始补单。

做文具生意10余年,任小玲发现,文具产品的趣味性和创意性变得愈发重要,既实用又可以DIY的文具更能迎合当下学生群体的喜爱。

捕捉到太空元素的火热,他们店铺这周新上了一款星球中性笔,笔身是星空,顶部有一颗可旋转的星球,保证了书写流畅性的同时,又做到了好看、好玩,受到中小学生甚至一些年轻人的喜欢,目前已经卖出了数千支。

作为“风向标”般存在的义乌,从来总是新品、爆品迭出。

“我们基本每个星期至少会推出两三种新品。”任小玲说,消费者的需求总是不断变化,作为商家,要不断改变,不断适应变化。

“为了迎接开学季,我们设计了‘叠叠乐’、景观笔、惊喜笔等新款造型笔,一推出就卖爆了。”可奇家文具相关负责人苏玲说。

记者看到,“叠叠乐”的透明笔杆里有五个迷你“萌豆”,可以取出来任意组合;景观笔的顶部像一个水晶球,轻轻摇晃还有流沙效果;惊喜笔随着按动会变换不同的造型。

热销的“景观笔” 受访者供图

“‘老网红’串串乐卖得最好,7月至今已经卖出至少五六百万支,‘叠叠乐’是7月在‘串串乐’的基础上改进推出的,也卖了200多万支。”苏玲说,今年豚鼠、独角兽、熊猫等元素最受欢迎。

记者 金檬 摄

对于义乌的文具商户们来说,每年开学前的七八月都是新品最多、销售最忙碌的时间,忙完开学季,紧接着又将迎来外贸订单的高峰。

一天生产100万支铅笔

武义文教用品工厂忙起来了

伴随着开学季到来,作为源头工厂的武义县文教用品生产企业也是一派火热。

走进浙江博士特工贸有限公司,这里一天能生产100万支学生用铅笔。生产车间内,制杆、印字、削尖、打包,一整套铅笔生产流程依次进行中。车间内的生产流水线已实现设备自动化,每道工序仅需极少人工参与,一年下来可产铅笔3亿支。

武义融媒体中心 摄

“开学季就要到了,最近这段时间我们组织员工抢生产,每天加班加点,赶着按期交货。”董事长程洪南说。

除了内销外,工厂还有大量订单来自海外,产品销往南美、东南亚、中东等地。为供应开学季,公司产能接近饱和,订单已排到12月份。

生产“两针两钉”(图钉、书钉、大头针、回形针)的金华高桥文教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各式生产设备也在忙碌地运转。

一条条铁丝通过专门设备并线上胶,做成一个个钢卷,随后由传送带送入车床液压成钉……

武义融媒体中心 摄

“每年开学前的一两个月,是我们的生产旺季,为了赶在开学前全部顺利出货,不耽误客户的时间,我们通常都要加班加点地赶货。”高桥文具负责人王美芬告诉记者,早在五六月,他们就开始提前备货、生产开学季的订单,这样的忙碌一直要持续到9月。

大约2年前,他们工厂引进了自动化生产设备,随着设备不断更新迭代,如今工厂已经实现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一体化生产过程,生产效率也大大提升。

“一天最多能生产订书钉约50万小盒,去年企业的总产值达到了8000多万元。”王美芬说。

他们最早是做订书钉起家的,到后来品类慢慢拓展到了“两书两钉”。

武义融媒体中心 摄

这些年,他们还开发出不少回形针的新款式。“像是彩色小动物等创意卡通造型的异形回形针比较新颖,还蛮受欢迎的。”

“现在武义生产‘两针两钉’的企业已有数百家,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王美芬感受很深,如今大家日常使用的订书钉、回形针大概率就是来自武义。

据了解,武义的文教用品行业已历经50多年发展,其中 “两针两钉”占据全世界80%的市场份额,有着“世界‘两针两钉’出中国,中国‘两针两钉’出武义”之说。

同时,6-8月是文教用品外贸订单的淡季,却是内销生产的旺季。开学季的订单对于以外贸为主的武义文教用品企业而言,也是一种生产互补。

“在‘两针两钉’的基础上,近年来武义还有新兴的画材、橡皮泥、三角板、直尺这些新的领域不断拓展。” 武义县文教协会会长邹中林表示,今年开学季期间,整体文教用品企业的订单量保持着稳中有升。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金檬 通讯员 钟星晨


“世界超市”义乌助力“中国制造”通达非洲

参考消息网9月1日报道 浙江省义乌市汇聚着中国各地生产的210万种商品,其丰富的商品品类和四通八达的物流体系,让这里成为中国对非贸易的“桥头堡”。据统计,义乌对非出口份额约占浙江省的三分之一、约占全国的十二分之一。与此同时,义乌近年来也在加大对非洲的进口和投资布局力度。“世界超市”义乌在中国与非洲的经贸互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马里客商(左)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一家商铺选购光伏配件 (翁忻旸 摄)

“非洲要什么义乌有什么”

“小到针头线脑,大到汽车、工程机械,非洲需要什么,义乌就有什么。”与非洲国家做了21年国际贸易的浙江省国贸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邓超锋说,非洲贸易已占据公司全年贸易额的80%左右,且呈现年均20%增长的态势。

邓超锋说,非洲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阶段,对中国制造的工程机械、农业设备、医药设备需求量大,2024年,公司对非贸易额有望达到4亿美元。

与邓超锋感觉类似,浙江金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舜告诉记者,非洲拥有14亿多人口,而且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人口将持续扩张。这一庞大的人口规模,赋予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也给中国企业带来无限商机。近年来公司向非洲国家出口的开关插座、电线电缆、低压电器等产品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

见到义乌发现者进出口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艾彬的时候,他正在为第二天即将出口到赞比亚和埃塞俄比亚的两个集装箱货柜忙碌着,里面主要有小型焊机、瓷砖切割机、钳子等产品。“非洲是我们的主要市场,现在基本每天都有集装箱运出去。”他说。

浙江省义乌市商务局党委委员黄俊侨说,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汇聚了中国生产的210万种商品,这些商品大多数是民众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与非洲市场需求高度契合,这也让义乌成为中非贸易的桥头堡。

数据显示,2023年义乌对非洲出口986.27亿元,同比增长21.9%。对非出口自2016年以来,呈现年均13.02%的增长态势。

“2023年,义乌对非洲出口超10亿元人民币的国家有24个。对非洲出口的产品主要是电气设备、塑料制品、钢铁制品、服装及附件等产品。其中,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的出口额达到109.98亿元。”黄俊侨说。

扎根中国成“新义乌人”

13年前,来自非洲国家尼日尔的丁恩还对中国不甚熟悉,也不曾考虑到义乌发展事业,2011年来到义乌之后,丁恩才发现这里完全超乎想象。

“在义乌什么都可以买得到,而且物流发达。”丁恩说,他在中国的外贸公司涉及日用品、工业品等多种商品的出口,业务已经拓展到非洲16个国家,每年能够出口300多个集装箱,目前他正计划给自己安排一个更大的仓库。

从塞内加尔来义乌21年,苏拉已成为一名爱喝茶谈生意的“新义乌人”。“义乌可以说是我的福地,在这里我不仅交到了很多中国朋友、非洲朋友,而且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48岁的苏拉说,2012年,他注册成立了义乌市科瑞丝通贸易有限公司,年贸易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

“从向非洲销售餐具、玩具,到销售建筑材料、五金产品,再到销售新能源汽车。中国制造在不断升级,非洲人民的消费也在升级。”苏拉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非洲投资设厂,非洲也将迎来发展的新时期,并和世界人民一道,共享现代化发展的成果。

将义乌当成自己“第二故乡”的于贝,来自非洲贝宁。七年前,他从一名普通店员开始干起,如今已成长为浙江金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销售总监,年收入有近50万元。于贝表示,曾经他也有机会去美国和加拿大,但还是选择了中国。“我觉得这是一种缘分。中国和非洲的进出口贸易繁荣,我在这里的发展机会更多。”

从采购义乌小商品起步,到在义乌创办自己的外贸公司,再到“新义乌人”。如今,像苏拉这样在义乌扎根的非洲商人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7月,非洲客商入境义乌超5万人次,其中常住义乌的非洲商人超3000人。

双向奔赴互相成就

为了助力商家更好开展对外贸易,义乌创新打造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义乌小商品城China goods”,方便商家搭建海外站群、对接海外贸易,迎来更多订单、更多线上国际伙伴。

非洲是浙江伊凌诺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出口地之一,为了拓展业务,公司聘请了专业的英语、法语和阿拉伯语翻译,但现在的技术让他们可以辐射更广区域和人群。

“我们通过义乌小商品城China goods开展海外业务,利用‘AI数字老板娘’软件转换多国语言,去年非洲市场出口额增长了30%以上。”伊凌诺“老板娘”陶菊英说。

此外,义乌也通过打造“出海生态圈”,构建“海外分市场+海外仓+海外展厅”走出去体系,助力更多义乌商品和义乌商人走出去。

义乌联合迪拜环球港务集团共同投资在阿联酋迪拜开设了首个小商品海外分市场,2022年6月底正式投用,占地2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6亿元,未来将有效辐射中东、北非、欧洲巨大消费市场。

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

古朴精致的拉菲草帽、造型各异的鹦鹉螺化石、栩栩如生的木雕……在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的马达加斯加国家馆里,一件件精致的商品,让路过的采购商和顾客爱不释手。操着一口流利汉语的Vicky耐心地向客商们讲解这些产品的工艺和用途。Vicky来自马达加斯加,中文名叫美丽。

“现在,我两边生意都做,而且越做越好。”美丽告诉记者,2009年,从马达加斯加来到义乌时,她主要将中国的日用百货、针织服装、五金配件等产品出口到母国。2011年,瞅准中国的巨大消费市场,她在义乌开了一家马达加斯加店,将非洲的产品卖到义乌。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数据显示,2023年,义乌对非洲进口达到62.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91%。在投资方面,截至2023年底,义乌在非洲投资的备案企业达12家,投资备案额近1亿美元,投资地涉及埃及、卢旺达、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安哥拉、南非、乌干达、喀麦隆、肯尼亚等9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涉及纺织服装及服饰业、商务服务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农林牧渔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等。

“如今的中非关系,不是简单的中国对非洲贸易出口的单向关系,而是‘双向奔赴’的互相成就关系。”黄俊侨表示,趁着“一带一路”倡议东风,义乌下一步将推动对非贸易、物流、结算等体系建设,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完)

作者/商意盈 李平

来源:参考消息网[db:内容]?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17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