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17常识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常识 >  北大医学部新图书馆已投用 学生点赞 以书为伴,上图特设“人民教育家于漪图书角”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北大医学部新图书馆已投用 学生点赞 以书为伴,上图特设“人民教育家于漪图书角”

发布时间:2024-09-15 12:20:37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北大医学部新图书馆已投用 学生点赞 以书为伴,上图特设“人民教育家于漪图书角” 

北大医学部新图书馆已投用 学生点赞

“研讨室很多,可以预约”“读书氛围很浓,很喜欢去”……对于近期正式投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图书馆,不少学生点赞。11月28日,记者获悉,馆藏各类型印本文献近60万件册的北京大学淑范医学图书馆已正式投用,新馆的研讨室、智能书库等设计被学生点赞。

新图书馆馆内以“书山”为设计立意。图/北大医学部官方微信号

开馆第一天,该校2018级基础医学八年制学生杨心悦就和同学专门来“逛图书馆”,“图书馆施工很长时间了,我们也一直很期待。开馆第一天就去了,感觉很惊喜,面积很大。书桌很整洁,插座也很多。开放时间也很长,特别适合期末季我们医学生熬夜复习。”让杨心悦开心的是,图书馆的馆藏也更多了,“以前在临时图书馆主要是一些工具书,现在还有很多人文类的书籍。而且对我们来说借书也方便了。”

记者从北大医学部了解到,图书馆馆内以“书山”为设计立意,通过空间改造,多方位完善了图书馆功能。全馆共分为地上四层和地下三层,馆舍面积从10200平方米增加到13000平方米;阅览座位从600席增加到1200余席。在阅览区,为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馆内在一层至四层设有期刊、中文图书、外文图书、毕业论文等多处阅览区及楼层连廊。

新图书馆阅览座位从600席增加到1200余席。图/北大医学部官方微信号

同时,图书馆还设置了可容纳3至10人不等的研讨室20间,研讨室内配有网络端口、投影仪等设备,老师同学们可根据需求在网上预约使用。

“研讨室是个特别好的地方,很亮眼。”杨心悦表示,尤其是对于有讨论需求的本科生而言十分有用,“以前讨论的地方环境也很好,但不是封闭的空间,可能会受到干扰。现在可以直接预约研讨室,环境好、设备齐全,有很好的讨论氛围。”

新图书馆设置了20间研讨室,里面设备完善。图/北大医学部官方微信号

与此同时,图书馆馆内设有电子瀑布流、朗读亭、静音仓等提升阅读品质的设备设施,为读者提供更高效高质的阅读体验和学习空间。

记者了解到,新图书馆还建有地下立体书库,这也是全国高校第一家地下智能书库。北大医学部表示,为了解决馆藏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通过将借阅频率降低的书刊放入书库、借阅频率较高的近十年新书刊陈列在地上的开放阅览区,来让读者的查阅更方便,也腾出了更充足的阅览席位。

杨心悦告诉记者,地下立体书库有一种未来感、科技感,“特别震撼,感受到这个图书馆暗藏玄机,是个藏着很多宝贝的地方。“

新图书馆的地下智能书库。图/北大医学部官方微信号

“泡图书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要做的事之一。”新馆落成,该校2021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杨映锴也迫不及待地前去体验,“环境非常好。之前都说‘厚道石’是北医的象征,现在图书馆成为了北医的新地标,就连本部的同学也羡慕呢。”杨映锴十分喜欢图书馆的氛围,“比在教室里自习看书舒服多了。图书馆里很多书都页面泛黄,特别有岁月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北大医学发展110年的缩影。”

资料显示,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前身——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立于1912年;1922年7月,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图书室正式建成。目前,图书馆内藏有不同时期的医学教材,涵盖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成立以来的各学科课程。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共藏有各类型印本文献近60万件册,专业数据库100多种,并与北京大学校本部、六家附属医院实现印本文献和电子资源共建共享,文献保障能力居全国医学图书馆前列。记者杨菲菲


以书为伴,上图特设“人民教育家于漪图书角”

6月28日,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与上海图书馆共同策划、设立的“人民教育家于漪图书角”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展期六个月。

上海图书馆东馆“人民教育家于漪图书角”

“人民教育家于漪图书角”位于上海图书馆东馆二楼报刊区,通过展示于漪相关的手稿、照片、著作、视频等,立体展现、传播人民教育家于漪的教育追求、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图书角主要分展柜区、展板区及互动区等三块内容。展柜区以书为引,通过“以书为伴,家国情怀铸师魂”“教书育人,生命与使命同行”“撰书著说,建自信中国教育”“荐书用书,启智增慧润新人”四大板块,展现于漪一辈子读书、教书、写书、荐书,与书结缘、与书为伴的精神世界。

于漪老师在家为上海图书馆编的《践行教育家精神 做于漪式好老师——电子期刊荟萃(1979-2024)》签名

为了让读者更了解于漪的“教育家精神”,上海图书馆东馆随展制作了纸质版《践行教育家精神 做于漪式好老师——电子期刊荟萃(1979-2024)》,按照期刊发表顺序整理。读者可在展览现场翻阅,感受于漪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坚守。

展板区则以时间为引,通过时间轴的形式,将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的教书育人生涯徐徐展开。从1951年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于漪“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她开设近2000节公开课,写下七百多万字的论文专著,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互动区则特别设置了留言簿等互动环节,读者留下观展体验或想对于漪老师说的话,将有机会获得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提供的《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传》(共计100本)。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人民教育家于漪图书角”展示揭幕仪式上,十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陈超,市教委原一级巡视员、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蒋红,市政协委员、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党组书记洪民荣,上海图书馆副馆长、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徐强,市教卫工作党委二级巡视员赵扬共同为“人民教育家于漪图书角”揭幕。

于漪孙女黄音老师代表于漪向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捐赠手稿,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接受捐赠并向于漪家人颁发《捐赠证书》

于漪孙女黄音代表于漪向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捐赠手稿,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接受捐赠并向于漪家人颁发《捐赠证书》。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蒋红代表基金会向上海图书馆赠送《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传》,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徐强接受赠书。

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表示,于漪老师是基础教育界唯一获得“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的教师楷模,她出生在上海,是上海的骄傲,是我们身边的人民教育家。弘扬教育家精神,上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揭幕仪式后,《上海教育》杂志执行主编、编审,于漪教育教学思想宣讲团成员计琳以《师者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为主题展开宣讲。她结合十多年来与于漪老师交往的个人经历,从语文教改、教师培育、思想引领、精神品格等多视角探寻于漪老师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和理想追求,为众人解答“人民教育家是如何炼成的”这一问题。

据悉,上图东馆还将不定期举办“践行教育家精神 做于漪式好老师”宣讲活动及于漪教育教学思想讲座活动,邀请教育专家、学者、教师等参与,共同探讨以于漪为代表的教育家精神如何在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作出应有贡献。[db:内容]?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17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