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林更新:跳出剧本,我们都是回归现实的普通人 红网时刻新闻:讲述普通人的自我超越
专访林更新:跳出剧本,我们都是回归现实的普通人 红网时刻新闻:讲述普通人的自我超越,
专访林更新:跳出剧本,我们都是回归现实的普通人
在近期播出的综艺和电视剧里,林更新一口气体验了搬运工、流水线工人、投资人好几个职业。
4月29日播出的电视剧《请叫我总监》里,他饰演业务能力很强但比较毒舌的投资人陆既明,与林更新搭戏的谭松韵饰演他的秘书宁檬,梦想是成为投资人。两个职位和性格相差悬殊的人,在前期剧情中多次“唇枪舌战”,同时埋藏了感情线和职场成长线。
《新游记》里,导演严敏安排林更新等人踏上了“新游之旅”。目前播出的前三期节目里,他先是和王彦霖做搬运工,干完三小时活后,“暴风吸入”了一碗泡面,然后借了街边两位好心人的手机扫码,骑了三个小时的共享单车返回住处。在随后的两期节目里,他又去了电子厂做流水线工人,在东莞街头当“红娘”,帮年轻男女脱单。
林更新告诉界面文娱记者,《新游记》的拍摄很辛苦,但那次在晚风中和朋友骑车三小时辛苦却快乐,是一种“久违的自在”,有回到小时候骑车上学的感觉。
对于工作中体验到的流水线工人、投资人,以及自己的本职演员这些职业,林更新认为没有所谓“普通人”和“普通工作”的说法,“不存在什么普通”,“就是回归现实的生活”。
《请叫我总监》改编自同名小说,开播前就有原著粉说“选角很贴脸”。不过,林更新表示,自己和陆既明几乎是“两个极端”。
在他看来,陆既明是一个高傲自大、目中无人,一路顺风顺水,挫折承受能力很差的人,而他本人为人处事会多考虑别人的感受,面对事业上的挫折也能更坦然接受。“我心态还是比较好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对吧?人嘛,起起落落很正常。”他说道。
做演员十多年,林更新演出的多是一些偶像剧,现在34岁的他也想寻求一些改变,希望能和更多有想法、有才华的青年导演合作,“多演一些沉稳的角色,接一些有内涵的剧本”,“这是我现在的一个方向”,他说。
界面文娱对话林更新
界面文娱:《新游记》第二期里,您和王彦霖为了省路费骑了30公里的共享单车,这个让我印象深刻,当时你的感受怎样?
林更新:那一期是在深圳,我和彦霖一块儿去做临时工,一个小时的薪酬,我记得没错的话是20块,就从车里卸包裹,然后还要称重,挺麻烦的一件事儿。
当时我们做了三个小时,又累又饿,因为对方没有管饭,我们吃了一点东西,就已经接近深夜了,然后还要再回到我们的住处,当时我们两个人一共(赚了)120还是140块,我们查了一下儿,打车的话是不够的,更不要提顺风车和专车。
我们离住处大概接近30公里,骑车回去挺辛苦,但是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我记得我和彦霖说,读书的时候我会骑车去上课,现在就像是骑车下班回家,我们走的是山间小路,可以去感受不一样的道路,是一种久违的自在,虽然很辛苦,但是那一晚是特别特别快乐的。
界面文娱:当时我看的感受也觉得非常地有普通人生活的诗意。
林更新:其实也不能说是普通人,我们都是普通人,只不过很多东西原来都是被安排好的,这更多像是回归到现实的生活,我觉得不存在有什么普通人和艺人的区别,就是最原始的、最根本的生活方式。
界面文娱:严敏导演的综艺经常能让人看到普通人生活的闪光之处,也能看到演员、明星身上的普通人一面,您和严敏导演合作的感受怎么样?
林更新:之前跟严导合作过一次,但当时没有感受到他现在的这种“恐怖”,起初接《新游记》时严导就说拍摄(旅游)主题的综艺,他也没说有这么累呀,我感觉这更像是一个演员、歌手、明星版的变形计。哎,说多了都是泪。
界面文娱:现在录到第几期了?还是觉得很辛苦吗?
林更新:现在好像只有两期还没有录吧,体验还是很苦,这个苦可能是以前好多没有接触到的,像打排球、在鱼排上过夜,还有在荒岛上生存,这些东西可能离我之前的生活太远了,所以就很难去适应,突然这冷不丁要去适应,真的有点吃不消。
界面文娱:不过我在前两期里看到,您对于打工生活适应得比较快,没有什么抱怨,甚至能苦中作乐,您进节目之前有做心理准备吗?
林更新:我录节目以前,完全没做任何心理准备和建设,我压根儿不知道节目形式是这样儿的。
我觉得没必要去抱怨,有去体验、去适应的机会,应该要积极乐观的去面对。抱怨有啥用啊,严导也不会因为我抱怨取消这个任务,越抱怨他越爽,他越开心。这节目就是看你越难受,他越想法子,进而让你更难受。
界面文娱:哈哈哈那期待你们后面的“遭遇”。最近你还有一个新剧《请叫我总监》,是从小说改编来的,有观众觉得选角很贴脸,你觉得陆既明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和他的相似点在哪里?
林更新:感谢大家对我们两位的认可。陆既明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有自己独特的对工作和投资的理解,但他们身上的缺点也很多,过于自信,不太采纳其他人的意见,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
他不太懂得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得罪了很多人,让很多人不舒服。我跟他的相似点没有太多,因为我为人处世跟他是两个极端吧。
界面文娱:为什么说是两个极端?
林更新:我挺在意身边朋友与我一起工作、与我生活发生交集的人的感受,一定会让人觉得舒服。我尽量不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对吧?你做不好,但也不能做坏呀!我觉得这就是做人的一种方式,这样别人也会和你交心,愿意给你机会、跟你合作。
界面文娱:不过从观众视角来看,您还是很适合这个角色的,上次遇到这样适合自己的角色是什么戏?
林更新:谈不上有什么特别适合自己的角色吧,我觉得哪个角色都跟本人都不太一样,怎么去适应这个角色是最关键的。
界面文娱:这个剧在职场、喜剧和爱情之间的平衡比较好,作为演员您觉得这个平衡效果是怎么实现的?
林更新:我觉得这种平衡的效果,其实跟演员没太大关系,更多是剧情还有导演的把控,这个剧涉及很多元素,职场的戏不能架空,爱情和喜剧效果也要有,这是编剧的职责。
界面文娱:陆既明是个“搞事业”的人,您自己在“搞事业”当演员做艺人的路上,您自己有没有遇到什么挫折?
林更新:陆既明搞事业跟我不太一样,我事业心跟他比差了不少。在演艺这条路上,我肯定受过挫折,就看怎么去看待,心态很重要。陆既明这个人,他一直顺风顺水,没遇到过太大的挫折,当他遇到一个比较重大的挫败时,内心就会垮掉。我心态还是比较好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对吧?人嘛,起起落落很正常。
界面文娱:你今年34岁了,当演员也有10多年了,演戏这件事儿上有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吗?
林更新:你一提年龄,我脑袋嗡一下儿巨疼。肯定设定过目标,但得一步一步来(实现),我之前多演的是偶像剧,也不是说现在不是了,但我尽量去找一些比较沉稳的角色,然后接一些比较有内涵的剧本,这个是我近些年的一个方向。
界面文娱:现在中年男演员选择还挺多,不用焦虑。
林更新:我不焦虑,只是不想认清现实。
界面文娱:那您有没有想要合作的演员和导演?
林更新:现在好多青年导演其实都非常有才华,他们有自己创作的理念,很有创新意识。(我)就是真的想跟这些比较积极的、有想法的青年导演一起合作。
界面文娱:演员方面呢?
林更新:演员方面也没有特定的,只是希望能跟有职业精神的演员,愿意为戏为剧付出努力的、有创作精神的演员合作。
界面文娱:和谭松韵搭戏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儿?
林更新:我俩拍戏其实挺有意思的,我特别愿意逗她。我记得有一场戏是我和几个投资人一块儿喝完酒,她过来接我。我就经常说不是剧里面的台词逗她玩,看她反应,后来导演就说你别闹别闹,别总逗她,和剧情不符。
界面文娱:你在“总监”这部剧里尝试了投资人这个职业,在《新游记》里也做了搬运工、电子厂工人,如果您不做演员,您有没有想尝试的职业?
林更新:我要不做演员,我觉得也不太可能每天按时上班,去做比较规律的工作吧,我可能也会去开开店啊,或者去做一些比较有冒险精神的事情。
界面文娱:比如什么呢?
林更新:别提了,我不是开饭店嘛,最近生意也不景气,每个行业都有它自己心酸的地方,现在干实体真的挺难的。
发布于:北京
红网时刻新闻:讲述普通人的自我超越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Video PlayerClose
壬寅虎年春节期间,红网·时刻新闻策划推出的“2022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走基层”“迎新春”“年味浓”3条选题策划主线,记录新时代潇湘大地的民俗、民风、民情。记者用笔触展现基层一线的春秋序变,用镜头定格百姓人家的生活场景,用一篇篇温暖感人的报道引发节庆的集体共鸣。
新闻写在基层大地
红网·时刻新闻推出的“2022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中,记者用脚力走出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新闻作品,锻炼提高了新闻采编队伍的实践能力,让原创新闻生产得以回归。
唯有脚勤,方能路宽。红网·时刻新闻的一线记者聚焦基层生活的新变化,积极践行“四力”,强化训练采编技能,在走基层的采访报道中,近距离感受社会温度,充分对社会民生进行精准地认知、判断和思考。
“道路变宽了”“环境变美了”……年终岁末,《长沙人民新村社区“旧貌”换“新颜”》的报道中,从外地回长沙市芙蓉区朝阳街道人民新村社区过年的居民眼中,展现社区发生的巨大变化。人民新村社区属于开放式老旧小区,历史遗留的诸多问题阻碍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朝阳街道遵循“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情大家商议”的要求,与居民一起探索符合实际的社区物业管理模式,同时对社区基础设施硬件进行升级改造。
“2022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呈现了湖南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人民群众欢度佳节的喜人景象、各地保障改善民生的成果。系列报道挖掘差异化的选题内容,叙事视角、叙事聚焦、叙事方式实现了基层生活的故事化呈现。
报道追求真实感人
结合新时代背景,“2022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的报道团队善于发现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用典型报道暖人心、聚民心、强信心。系列报道中的主角不是“高大全”“十全十美”的虚构之人,而是自我努力、自我超越的普通人。
“山歌好唱口难开,擂茶好喝钵来擂。”采访团一行走进益阳市安化县,不时就能听到这样的歌声。《好日子唱起来 文明新风树起来》拍摄下村民擂着擂茶逗着趣、唱着山歌备年货的乡村振兴图景。2019年,龙塘镇茶乡花海社区居民刘小美搬离半山腰漏雨的老木屋,住进安置小区。参加了社区举办的技能培训班的小美,结业后在花海幼儿园工作,感觉日子有奔头。而在安化,这样安居乐业的故事,远不止茶乡花海社区,各个地方都在发展、在变化,每一个村民都在为着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武警保靖中队官兵陪帮扶八年的“编外妹妹”提前过年》记述了武警湘西支队保靖中队官兵们自发去看望结对帮扶8年的“编外妹妹”小紫秋,为她家送去年货,布置过节装饰,并邀请小紫秋以及妈妈一起在中队共度新春。武警官兵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深刻领悟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使命担当,增强为驻地人民作贡献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内容生产团队对系列报道的主题立意、叙事结构、叙事风格、事件组合、素材细节均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并调动场景叙事技巧,实现打动人、感染人的叙事共鸣。(记者 徐平)
责任编辑: 王小玉
发布于:北京[db: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