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百度副总裁,已清空抖音账号! 抖音月涨粉220万 “探店打假”成新流量密码?
“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百度副总裁,已清空抖音账号! 抖音月涨粉220万 “探店打假”成新流量密码?,
“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百度副总裁,已清空抖音账号!
作 者丨钟雨欣 王俊 杨清清
编 辑丨王俊 朱益民 黎雨桐
5月7日,“百度副总裁称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登上热搜。
该话题的主人公璩静,自称为百度副总裁、公关一号位,从发第一条视频至今约一周时间,她发布了“谁挣钱多谁买单”、“公关人春节周末没有假期”、“职业女性对于家庭的最大遗憾”等多条短视频,目前粉丝量96.2万。
细细研究“公关一号位”璩静的短视频,涉及劳工关系、职场女性、人际交往,每一个都是流量风口。不仅如此,璩静还积极在评论区与网友互动,不乏针锋相对,在“公关人春节周末没有假期”这条下,有网友评论违反劳动法,璩静回应“哪一条,您说说”。
注意力永远是数字时代的稀缺资源。互联网流量见顶虽早已成了旧词,但如何博取流量是永远时兴的课题。
隔壁小米雷军已化身“雷布斯”,小米汽车发布会赚得盆满钵满;“红衣教主”360周鸿祎做起短视频网红,8分钟卖出990万二手车.......
大佬亲自下场、塑造个人IP、制造话题、网红化、短视频化,似乎是大厂赚取流量、焕发新机的新思路。只不过这次百度翻了车。
百度副总裁的短视频7日
璩静发布的视频中,争议最大、登上热搜的为“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璩静表示和员工只是雇佣关系,没有义务去了解员工个人情况。
5月4日至5月6日,璩静连发3条视频,分别是“谁挣钱多谁买单”、“公关人春节周末没有假期”、“职业女性对于家庭的最大遗憾”,并称自己“记得给同事买礼物,却忘了给儿子说生日快乐”,引发网友吐槽,其中还包括对百度企业价值观的质疑,有网友称“希望社会不要倡导这种价值观,不正常。”
自称“公关一号位”,璩静显然熟稔流量密码,几则短视频从选题、标题到内容,都踩在流量风口。选题切中目前社会关注,从职场环境、性别困境到劳工关系、人际交往。标题虽精简却点题,“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中,分手、离职、秒批,有动作有情节。
视频虽然为个人口述,但内容丰富,有矛盾冲突亦有个人风格,比如称自己“空降百度担任副总裁时,曾遭到下属妻子的300封举报信攻击”;再比如称“我比你大十几二十岁、也有两个孩子,我也没喊累,你有什么资格说你老公需要你回去。要回去就回去,以后升职级、涨薪就没你什么事了。”
成功的个人IP必须与用户产生互动才会有联结度。璩静积极与网友互动,比如在评论回应魏则西事件;也会唇枪舌战互怼。
从制作话题到成为话题,璩静用了短短7天时间。5月7日,“百度副总裁称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一词登上热搜,此后,围绕着璩静短视频内容、折射的价值观以及背后的百度公司,形成了新的讨论漩涡。
截止发稿时止,璩静抖音账号所发的视频已经全部清空。
值得一提的是,璩静还陷入“买账号”风波,网友质疑其买粉做数据。21记者登录新抖网页查看到,除了璩静本月发布的5条视频外,该账号的历史作品还包含服装销售的内容(2023年12月发布),疑似此前为服饰类账号。
百度公关要求全员推个人网红IP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百度公关目前要求全员推个人网红IP,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制作短视频号,可能面临离职或绩效打折的风险。
据了解,今年4月,璩静便要求公关部全体成员进行个人短视频策划与制作,并以5月2日为限,到期将汇总团队成员个人IP账号及已发稿数量。
其中,如果发稿少于3条,且是与百度毫无关系的内容,也将视为不达标。“不认同或者确实有困难者,建议尽快换个不重视短视频的地方待”。
据知情人士转述相关要求称,百度公关部没有人能够豁免此事。如果非要申请不做,需要团队成员手写承诺,承认不具备短视频策划与制作能力,并将以年度绩效不超过M-为后果,M-为百度内部倒数第二的绩效等级,仅次于最差的L级。
换言之,做短视频包装个人IP,已经成为百度公关的全员KPI。
也正是在这样的要求下,百度公关近日也开始进行个人短视频号的内容输出。随着璩静的言论出圈,一位百度集团媒体中心负责人近日开设的视频号也被扒出。
在视频中,该人士称,30岁以上的离异少妇是职场中最猛最可怕的,“最好用的是人从来都不是能力最强的人,而是最稳定且没有情绪的,那职场上什么人是最没有情绪,我认为是离异少妇。”这些言论也引发了部分网友的评论。
而围绕百度PR体系全员做号的传闻,业内人士王如晨则评论称,百度PR部门正在打破肌肉记忆,全面重构与升级。面对当前的视频号风口及营销全链路重构的当下,以及百度正处于AI生态推进明显提速的的关键节点时,过往的传播策略恐难适应,“璩一号位可能在推动内部升级,以一号位的身体力行形成部门牵引效应。”
与此同时,王如晨指出,此举也可能意味着是百度关键产品、平台、服务升级前的隐形营销。
根据百度今年2月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显示,2023年总营收达1345.98亿元,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287亿元,同比增速达39%;四季度营收349.51亿元,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77.55亿元,同比大涨44%。
其中,AI正在带来全新驱动。2023年第四季度百度非在线营销收入为83亿元,2023年全年非在线营销收入为284亿元,同比均增长约9%。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文心一言使用量与文心大模型API调用量均保持高速增长。截至2023年12月底,文心一言用户规模超过1亿。
王如晨指出,百度基于AI平台的内容生成能力很强,当前百度需要有足够的动力向资本市场渲染AI的成长力。在此背景下,PR便不可能仅仅扮演临门一脚的角色。“如果不能借助AI重构自身,这个体系反而可能会被自己的AI进程拖倒。”
不过从目前来看,资本市场给予的反应并不积极。百度港股收盘下跌,美股盘前也持续保持跌势。
流量是把双刃剑
璩静下场并不稀奇。流量模式与传播环境都已发生了变化,个性化、互动性强的个人IP成了这几年最有效的吸睛密钥。
前脚有董宇辉以其个人特色带来的流量盛宴,后脚“红衣教主”周鸿祎等入场。
周鸿祎直接抛出“企业家做直播短视频,我分享3点建议”,称“现在进入了网红时代,进入了短视频格式化人们头脑的时代”,并提出近景自拍比全景拍摄更有亲切感、要忘掉自己的头衔做个普通人、“不装不端”等拍摄要点。
目前,周鸿祎的微博账号和抖音账号已分别积累起1152万粉丝和628万粉丝。
按微博相关数据,4月22日-4月28日,周鸿祎在微博互联网“V影响力榜”排名第二。
另一位企业家“顶流”雷军,目前在微博有2380.7万粉丝,在抖音有1978.2万粉丝。近期雷军直播谈小米SU7、否认“爽文大男主”传言、直播购买理想L6Max……多个相关话题霸榜热搜,被网友评价“易热搜体质”、“雷军式营销”。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表示,现在进入了流量经济的时代,企业家和企业高管本身就是“大V”,或者有成为“大V”的潜质,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流量。
“但是,流量确实也是双刃剑,如果发表了一些负面的言论,就可能会被流量反噬,或者是产生负面的效果。所以企业家和企业高管在打造个人IP时需要有精准的定位,树立政治、道德、法律的底线意识,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郑宁补充,企业家和企业高管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进行传播,否则非常容易引起反感和抵制。
艾媒咨询CEO张毅也认为,过去品牌推广主要靠广告宣传,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当前市场对于“品牌人格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企业家和企业高管打造个人IP,主要目的在于增加影响力和曝光度,同时也节约广告成本。
“在打造IP的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内容质量的把控,不能随意地制造话题,也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同时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则,不然容易引发公众负面情绪,反而给企业和品牌带来不良影响。”张毅说。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企业家和企业高管在互联网上表达个人看法、传递企业价值观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通过与公众紧密相连的社交账号来进行日常的互动交流,加深公众对品牌的认知和信赖。“把工作做在平时,而不是等出现公关危机了再去‘临时抱佛脚’,从这一点来说是值得肯定的。”
朱巍还提示道,企业家和企业高管在输出观点时,如果以企业的名义发表个人言论,可能会存在个人言论与企业整体价值观、战略思维不一致的风险,造成公众认知的混淆。
“网红需要依靠流量获取利益,但考量企业家和企业高管的账号成功与否,不能仅仅从流量来判断。”朱巍表示,高流量有时来得快、去得也快,难以控制风险。想直接通过一两个短视频就迅速走红,现在是行不通的,需久久为功。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抖音月涨粉220万 “探店打假”成新流量密码?
在抖音上,有个美食博主 @B太,从半年前开始,就跟“奸商”杠上了,专注于揭露各种不良行为,曝光黑心商家。
没想到博主的这种“义举”,受到了粉丝的热情支持。3 个月的时间里,粉丝暴涨了 300 万。不少粉丝还盛情邀约博主来自家城市,惩治不良商家。
到今年 4 月初,在淄博烧烤刚刚火起的时候。@B太 受粉丝邀约探访淄博,暗访的 10 家店铺,竟然全部没有缺斤少两的情况。一向苛刻的打假博主 @B太,在抖音上感叹:山东淄博是一座让人不得不佩服的城市!消费靠谱!
这条短视频最终在抖音点赞高达 391 万,成为淄博烧烤破圈的一大助推力,而 @B太 也成功破圈,甚至带影帝吴京吃起了淄博烧烤,彻底成为顶流红人。
图源:蝉妈妈
而另一边,从 @B太 火了之后,大量美食博主发现机会,开始转型成为打假博主,打假内容开始在互联网迅速走红,惩治奸商成为网友喜闻乐见的内容,不少博主都吃到了「打假红利」。
@B太 为什么会去做打假内容?他制作的打假内容为什么会火?打假博主是一条好的内容赛道么?今天运营社就带大家了解,今年突然火起来的「打假」内容。
01 抖音 2000 万粉,带火淄博烧烤 美食博主靠「打假」走红
B太是一位 90 后美食博主,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时候,他提起了自己做打假内容的原因:
去年年底的时候,他在上海街头一个摊贩那里买榴莲,10 斤 1 两的榴莲拿回来一称却只有 6 斤 7两,这相当于平白无故多花了 100 块钱。
当 B太再回到摊贩时,老板早已没了踪迹。一般人这时候估计就“认栽”了,但是 B太确实是个“狠人”,花了两天时间,开着车在附近街道找了两个晚上,才找到老板。
第二次找到老板时,B太让同事去再买了一次,还开了直播全程记录。结果 8 斤多的榴莲,回去称发现实际只有 6 斤。
第三次,B太带着电子秤,再次找到他,一个 11 斤的榴莲,电子秤称却只有 8 斤。
老板最后没办法,承认了不够秤。B太说:“你要本分做生意,不然我回去找市场监管工作人员来。”
结果,老板根本不当回事,丢下一句“随便你找”,迅速离开上海,转去江苏卖货了。
受此次“榴莲奸商”事件影响,@B太 注意到这种缺斤少两的行为。
仔细研究一番发现,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屡禁不止、处处可见。从果蔬档口、连锁店铺、甚至到知名餐饮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消费欺诈行为。
比如某奶茶品牌,宣称 700 毫升的杯子,实际只能装下 650 毫升的奶茶;而海鲜市场更是离谱到家,一只螃蟹 300 多克,沾了水的绑绳也有 300 多克;旅游景区的餐饮更是大坑,任何活鱼一旦宰杀概不退换,只要老板挖了鱼的内脏,缺斤少两的问题就死无对证。
B太通过短视频曝光商家的“黑心手段”后,还会把视频资料作为证据递给监管部门,所以不少黑心商家恨B太恨得牙痒痒。
据 B太说,自从他火了后,不少地方网红、大V 开始攻击他,甚至还有南方某旅游景区,警告他不要坏了海鲜市场的生意,甚至还有人用 10 万元“悬赏”他的一条腿。
但是,B太没有被这些恐吓吓到,反而越做越火,根据蝉妈妈数据显示,抖音粉丝团从 3 月开始,就一直持续不断有涨粉波峰。目前抖音粉丝已经突破 2000W,还收到了央视的点名表扬。
图源:蝉妈妈
在伸张正义,为消费者打假之外,B太还意外的因为严苛的评测标准,成为了不少网友衡量网红餐饮的指南。
比如今年,4 月“淄博烧烤”的话题刚有一点火的苗头,B太就在网友的推荐下,展开了一次淄博测评。
当时很多人觉得,淄博烧烤雷声大雨点小,估计是在“搞噱头”。结果,B太一番暗访测评下来,发现竟然没有一个商家缺斤少两。
淄博探测短视频迅速爆红,取得了 391 W 赞,粉丝们疯狂转发,淄博烧烤迅速火遍全网,这条视频可以说是早期最火的的“淄博烧烤”短视频,B太也可以算是,带火淄博烧烤的第一个网红。
打假博主,除了能伸张正义外,还也能给靠谱的商家正名,知名打假博主的测评,似乎可以成为不少认真经营的商家们的“金字招牌”。
内容火了后,B太开始探索更多的变现方式——在今年 6 月 17 日,@B太 也开始首次尝试直播带货。
来源:蝉妈妈
B太带货的商品以水果、海鲜等餐饮为主,比如山东油桃、精选虾皮等等。B太仅播了一场,单场观看人次就超 110.9 万,累计销售额 75W~100W。
从整体来看,B太显得很小心,他深知自己被不少黑心商家记恨,容易翻车,所以带货产品都以自己认可的靠谱品牌为主。
从 6.17 后,B太没有再进行直播带货,而是去贵州村超开始新一轮的测评——他还是将视频内容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
02 打假成为流量密码,B太名利双收
深扒 @B太 这个账号,运营社发现其早期内容较杂,有教单身人士如何假扮自己有女朋友的,也有帮自己宠物复仇的微短剧。
直到后来才确立了“办公室剧情+美食”的内容形式,开始吸收固定、精准的粉丝。但是,时间久了之后,美食的内容也有天花板,大量雷同的内容,让其的数据并不好看——1500 万粉丝,作品平均点赞却仅有 20 万。
直到打假视频内容,为账号带来“第二春”。具体而言,B太时怎样做打假内容的呢?为什么这样的内容能火呢?
1)测评原生态,打造真实可信人设
@B太 的测评,突出最真实的那一面,不经修饰。往往内容,会产生连博主都无法知晓的发展方向。博主树立了真实、敢做的人设。粉丝信任这种原生态的测评内容,更加信任博主。
在深圳,B太拿着一个电子秤,随机买货,结果发现大量商家暗调“鬼秤”。遇上一个小姐姐买榴莲被坑,在店铺门口哭,B太 帮其理论。
商家竟然反问:你在教我做事吗?
甚至 @B太 把市场监管局的人喊来后,商家依然无所畏惧:
“我看到你们这些人,就生气!才4、5个人做什么网红?你要买好的你去别的地方买,带走就是不售后的!”
无法无天,嚣张跋扈的商家,对着视频镜头咆哮,让粉丝们恨的牙痒痒,迅速把视频顶到了 427 万赞。
B太在做视频内容时,肯定没有想过最后的走向是这样。可以说,正是这些商贩平日里为非作歹,面对镜头也保持“本色”的出演,才让视频内容能获得这么大的反响和点赞。
而B 帮助不认识的小姐姐维权,面对恶语相向的商贩仗义执言,也赢得大量粉丝的好感,更是加强了其伸张正义的人设。
2)追热点跑地图,地域成为爆款密码
淄博烧烤火的时候,B太做了包括徐州、淄博等地域测评内容,引起了争议,但也收获了大量关注和流量。
很多粉丝,点名希望B太去某地某市场去实地测评,整治不良风气。
尤其是一些正在爆发的热点事件上,@B太 近乎严苛的测评,也会让博主和话题同时获得流量的加成。
比如今年年初的淄博烧烤,通过测评淄博烧烤的爆款视频带动,一个月涨粉 220 万。“深圳捉鬼”爆款视频单日涨粉 30 万。现在,@B太 又刚刚来到的贵州村超测评,已产出一条点赞 190 万的爆款视频。
在 @B太 刚刚发布的贵州村超测评视频里,所有的小商贩足斤足两,甚至为了打造好“村超”降价出售商品,赢得了大量粉丝的好感。
正在话题风口上的“贵州村超”得到了打假“测评博主”的检测和认可,也让视频内容更容易出圈爆火,吸引到更多过去未关注到博主的粉丝。@B太 这种追着热点地域话题测评的内容形式,是其内容能够频频出圈的一大流量密码。
而且,在这种内容方式下,博主的到了流量,城市话题的到了破圈的机会,游客的到了放心和实惠,“一举三得”的内容形式更容易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3)专业的打假知识,让粉丝主动分享
B太经历过一系列测评打假事件后,总结出了大量应对不良商贩的办法。对粉丝有用,以知识的沉淀、内容的增量,收获更多粉丝的喜欢。
比如说,缺斤少两、可以自己调刻度的秤可以说是市场上最常见,也最讨厌的现象了。
面对这种“鬼秤”,B太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自己带个便携电子秤。但是也有些商家倒打一耙,指责B太的电子秤不准。
于是,B太 想了另一个办法,称出自己手机的准确重量:240g。然后,在购物时,放到商家的秤上,如果不是 240g,就说明商家在“搞鬼”。
B太 的这个方法引起了大量好评,不少网友都反馈,自从用上这个方法后,避免了好多次掉坑,实在是太感谢了。
通过长期的亲身经历,@B太 总结出了大量餐饮届和其他行业商家的不良操作,对粉丝来说是一份“避坑小笔记”,在生活里切实可用,而且粉丝也乐意于将这种笔记分享给亲戚朋友,帮助他们避坑。
在生活里方便可用,这就是 @B太 “打假”内容具有长期生命力的关键。
总结来说,@B太 的打假内容能火的原因有三:原生态的测评内容树立了“打假”博主真实可信的人设,地域测评的流量密码使其内容可以破圈走红,而专业可用的“避坑”知识也增强了“打假内容”生命力。
03 探店博主涌入打假赛道
据 @B太 说,自从他做打假内容火了后,大量的博主开始转型做打假博主,B太认为这对于梳理正常的餐饮市场秩序有一定帮助。
像是 B 站上一个叫做 @狂飙兄弟 的账号,从 5 月 22 号开始才发布第一个视频,至今,已经做出不少超百万播放的视频了,他们的思路跟 @B太 近乎一模一样——“缺斤少两的打假”以及“不同地域城市测评”。
这种轻松数十万播放的数据,对于一个刚在 B站发视频刚刚一个月的新号来说实在是太香了。这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印证“打假”内容正是红利风口。
此外,运营社发现,其实大量打假博主,都是从此前的探店博主转型而来。
2021 年的时候,抖音曾推出“探店赢流量”的活动,让大量探店博主吃到了红利,有的素人博主,第一条视频就拿到 40 万播放,获得了 6000 元 的分成。
但是随着大量博主涌入,很快探店内容陷入了同质化严重的困境中。
而且探店博主,依赖店铺的佣金,这也造成了大量测评内容造假,探店博主普遍数据下滑。
不久后,抖音官方后来也取消了探店的流量扶持。连抖音头部探店博主 @唐人杰 都选择了停更一段时间(后来又复更,但是数据依旧低迷),探店内容似乎正式按下了一个暂停键。
而 @B太 这样一个美食博主,意外因为打假内容爆火,却给了不少陷入困境的探店博主灵感。
首先,打假和探店,都需要出外景,也往往都以原生态的测评内容吸引人,探店博主转型做打假博主门槛很低。
而且,打假以原生态内容为核心,避免了探店博主与商家利益绑定,测评内容不真实的情况。
最后,打假内容存在大量争议,有爆火出圈的基因。像是 @B太,@辛吉飞都因为打假内容一夜成名。
目前看来,部分美食博主像是 @B太 这样,已经将“打假”作为主要内容。而大部分美食博主,比如 @王师傅和小毛毛 则将“打假”作为一个内容突破方向,在普通探店视频外,通过“打假”测评来树立自己的测评「比较公正」的人设。
而商业变现端,打假内容也在不断发展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变现方式:
一、卖内容。以 @辛吉飞 为主内容博主,其对行业的理解,和话题性内容是其核心竞争力。所以 @辛吉飞 已入住 @小杨哥 旗下的切片平台,通过贩卖自己的内容切片进行变现。
二、卖产品。此前运营社写过 @老九好茶(《抖音7天涨粉百万,20元成本卖8万8,这个“奸商”博主太野了》),通过奸商人设和行业暴料,获取流量。再将这些流量对接到自营的茶叶店铺,进行变现。这种方式,往往需要博主有成熟的商业体系,和对行业深入的理解。
04 结尾
内容源自生活。打假博主之所以能不断爆火,其实正是因为现实生活里,有太多的商家黑心经营。
打假博主们,利用粉丝对不良商业行为的厌恶,名利双收。而另一方面,打假博主作为第三方监管,也对商家们的诚信经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当变现端渐渐开拓出多种路径的当下,打假博主越来越多,打假内容越来热,「打假」也就成为 2023 年最炙手可热的内容赛道之一。
目前看来,打假内容的流量风口依然在,不管是彻底转型打假博主,还是在原有内容中用“打假内容”进行升级补充,都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向。
注:文/运营社编辑部,文章来源:运营研究社(公众号ID:U_quan),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db: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