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出手,新疆告别“天价运费”时代 拼多多发布“御寒指南”:冬季消费“暖身”“暖胃”
拼多多出手,新疆告别“天价运费”时代 拼多多发布“御寒指南”:冬季消费“暖身”“暖胃”,
拼多多出手,新疆告别“天价运费”时代
作者 | 叶二 编辑 | 魏晓
“我看过你卖东西的直播”
“你有喜欢哪个东西吗?”
“没有……不是没有,是很多东西当时新疆不发货”
“那你下次给我说我给你寄”
“不用了,我去别的直播间买吧,哈哈哈哈”
这段两人对话发生在前几天《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做客董宇辉的直播间中,当双方谈到对于美食的兴趣时,作为在新疆生活多年的李娟,随口就说出了过去很长时间以来,新疆消费者面临的一大痛点:新疆网购“不包邮”、“不发货”。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受限于新疆特有的地理环境。
新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相当于100个北京或者287个上海,同时在“地广”的基础上,新疆人口约2500万人,人口密度很低。
多重因素叠加之后,大幅度推高了物流成本,无论是商家还是物流企业,都很难承担,于是就选择了战略性放弃这块市场。
不过,这些都是过去时了。
AI蓝媒汇注意到,目前随着基础建设的持续完善,以及各大电商平台的发力,新疆已经加入到包邮版图,同时运费也在不断降低,彻底告别了“很多东西新疆不发货”这一过往痛点。
近一年来,申通宣布与淘宝合作新疆包邮服务;快手与顺丰合作启动西北集运项目;拼多多在新疆地区推行免费包邮送货进村,将末端配送网点与消费者的距离进一步缩短至2公里内、签收时效压缩到24小时......
这些都是动作之一,甚至还不止于此。
就在9月9日,拼多多“百亿减免”计划宣布,商家在新疆、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偏远地区配送商品时产生的物流中转费,将全部由平台承担。
一句话,这部分物流中转费用,拼多多给掏了。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无疑将大幅度摊平商品发货至新疆等偏远地区的物流成本,甚至可能使商家们“一块钱发新疆”,成为现实。
亦在这一过程中,基于主流电商平台们的持续发力与布局,一条链接新疆等西部地区与其他各省市的商品大通路,就此形成与铺开。这也直接作用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助力西部市场和消费振兴。
组合拳降“路费”
“娇嫩的浆果类产品,偏远地区不便发货;单价高、硬质的水果品类,可以向全国发货。”这是一家鲜果店铺负责人工作多年形成的习惯。
以新疆地区为例,即便该商家与快递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有运费价格优势,一单3公斤的水果仍要20多元,“不仅远超其它地区,比水果本身的价格都贵。”
于是,“本店包邮,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除外”就被打在了店铺多数商品的橱窗上,直白且扎眼。
其实作为消费者,很难去苛责商家的此种选择,原因也很明了,即便商家承担运费,成本也是通过定价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归根结底,解决新疆网购“不包邮”、“不发货”的核心问题,在于降低物流成本,并且没有之一。
而这,正是当前主流电商平台正在发力的点。
首先是与快递公司紧密合作,上线“新疆包邮”专门频道等,通过规模集运等方式,优化快递运输路线,降低了新疆快递的规模成本。
这是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拼多多在2022年首创中转集运包邮模式,引导商家将新疆消费者的包裹送至西安中转集运仓,平台再通过第三方物流服务运营商统一发货至新疆。
发往新疆的快件数量近年来快速增加
后又因为新疆村落布局分散、派送成本较高,不少快递包裹仍“堵”在县镇,一定程度抑制了地区消费潜力,拼多多联合第三方物流服务运营商,推行免费包邮送货进村。
这种“全国发集运中心,集运中心发新疆”的新模式,能够很大程度上发挥集约化、规模化的优势,使得全国发往新疆的平均运费,从25元左右直降至5-6元。同时,也由于此举能大幅缩减物流成本,很快被复制到西藏等更多西部地区。
但这还不够。
5-6元仍然相比较其他地区较高,那就直接上补贴,上减免。
9月9日,拼多多拿出了“百亿减免”这种大杀器,宣布商家在新疆、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偏远地区配送商品时产生的物流中转费,将全部由平台承担。
简单粗暴,但是效果直接,直白来说,就是电商平台拿真金白银反哺商家的物流成本。这是平台进行的兜底动作。
组合拳之下,发往新疆等偏远地区的“路费”,也就逐步降到当前接近主流市场的水平,从而告别了成本高企,转而步入“一块钱发新疆”的时代。新疆等偏远地区也从过往的“不包邮,不发货”地区,转身一变加入到“包邮区”版图之中,甚至是“包邮进村”。
当然变化也不止于此。
商品大通路
先看一组数据。
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新疆快递业务量(不包含邮政公司包裹业务)累计完成3.05亿件,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1%、77.9%,两项增速均位列全国第一。
注意,这仅是快递业务收入。
对应到GMV维度上,数据显示,2023 年,新疆实现网络零售额 640.93 亿元,同比增长达 23.68%,增速超出全国 10.57 个百分点。
不仅是新疆,2023年,西藏自治区网上零售额实现173.1亿元,同比增长89.7%,增速位居全国第二。
电商平台近期将直播间搬到了西藏等地
很明显,这都反映了一个事实,随着中转集运的创新发货以及中转费减免等系列政策利好加速释放,在“路费”的持续降低下,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的消费活力以及相关产业,正在被强势激活。
这是可以预见的。
当堵点被打开之后,需求与供给进行广泛的匹配与链接,链条一旦转动起来,雪球也就越滚越大。
一方面,对于当地农民而言,西部地区的农特产可以加速销往全国。
以往,高昂的物流成本是制约西部地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因素。随着物流成本的降低,当地农特产能够走出西部,走向全国市场。
比如去年爆红的新疆水产,三文鱼、南美白对虾、螃蟹、澳洲淡水龙虾等“海鲜”成为新晋网红。其中,新疆雪蟹登录“多多丰收馆”,最快仅用一天时间可从额尔齐斯河送达长三角等远距离消费者的手中。
这在以往,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但在现在,成为了现实。
而这将直接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同时也将产业留在了当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对于偏远地区的消费者来说,“多实惠” 与 “好服务” 得到了更大的供给。他们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更多的商品,享受到与发达地区同等质量的电商服务。这有助于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共享电商平台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当然还重要的意义在于,这些直接助力于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战略的实施与推进。
相比较经济发展迅速的东部地区,我国的西部地区仍面临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压力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人才和科技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国家层面上也一直在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在今年作出新部署。
以拼多多为代表的主流电商平台的一路西行,也正是对该战略的积极响应,是自身社会责任的直观体现。
拼多多们围绕“路费贵”这一痛点大作文章,补足了物流基础设施的短板,带来了商品流通的大市场,加强了西部偏远地区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并直接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为西部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由此,电商助力西部发展,有了切实的路径以及成效。
Lanmeih/今日话题
你买过新疆的农特产啊?
咱们评论区聊聊~
拼多多发布“御寒指南”:冬季消费“暖身”“暖胃”
原标题:拼多多发布“御寒指南”:冬季消费“暖身”“暖胃” 来源:齐鲁晚报
1月10日,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发布《御寒指南——热门商品榜单》。该榜单针对2021年11月7日(立冬)以来平台消费者的购物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综合了消费者搜索、分享及下单指数综合排名后得出。榜单显示,冬季消费以“暖身”和“暖胃”为主。
在服饰类商品中,女性消费者占比更多,以不同的穿搭风格展现独一无二的时尚理念。在食品类目中,南北方的“囤货之道”呈现出一定差别。在热门商品榜单里,加绒马丁靴、保暖内衣套装、羽绒服排行服饰鞋靴类前三名,由内到外“全副武装”已成为平台女性消费者的御寒刚需,“要风度,更要温度”。
“随着气温的降低,保暖效果已成为消费者选购服饰的首要考虑条件之一。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更加意识到健康与保暖养生的重要性。因此,轻薄、塑身等特性不再是消费者的单一追求方向。在百亿补贴的加持下,数十款保暖又时尚的服饰单品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超90%。”拼多多新消费研究院研究员陈辰表示。
除了在穿搭方面下功夫外,基础护理也同样得到消费者的重视。面膜、护手霜受到大多消费者的欢迎,国货护肤品认可度有大幅提升。小太阳等传统家居电器仍热销,书籍、鲜花等销量同比涨幅显著,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精神上的愉悦和温暖。
时尚保暖穿上身,御寒美食吃进胃
冬季进行时,羽绒服、派克服和毛呢大衣成为衣柜中的御寒三宝。“御寒清单”显示,自2021年11月中旬起,“加厚”“羽绒”“保暖”等关键词搜索次数倍增,珊瑚绒、摇粒绒等面料的服饰和家居产品出现快速增长,备受平台消费者欢迎。
“里面是鸭绒还是鹅绒?”“面料可以防风防水吗?”根据调研结果,消费者在选购羽绒外套、马甲等服饰时,对填充物种类、羽绒含量、含绒率和面料特性的咨询趋精细化,根据所在地区气温变化精准、科学保暖,不求“穿得最厚”,只求“穿得最对”。此外,中、高筒袜销量较上年同期上涨68%,与加绒马丁靴组成新的时尚搭配,年轻人不再让脚踝“挨冷受冻”。
爱美不只是女孩的专利。“御寒清单”显示,平台男性消费者购买“国潮卫衣”“修身毛衣”“工装羽绒服”等数量显著增多。临近虎年春节,带有虎头印花或刺绣的卫衣是他们的必买商品之一。越来越多的新青年加入“精致boy”队伍中,把“年味儿”穿在身上。对于70后男性而言,羊绒衫则是他们的首选。2020年6月,鄂尔多斯市政府宣布与拼多多达成战略合作,平台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羊绒产品。
“民以食为天。”据平台数据,红薯、草莓、爆米花、火锅底料与枸杞成为冬日里“吃货大军”的首选。“上小学时,冬天爸妈接我放学也会顺便买一份烤红薯,热腾腾的。现在下班回到家里,我自己就可以用烤箱烤了。”在本次调研中,来自黑龙江省的小文表示,看雪景,吃红薯,是北方冬季独有的风景线。“用微波炉崩爆米花很方便,打开电视机,关上灯,四舍五入等于把电影院搬进家里,巴适得很。”来自成都市的廖先生在平台购买了20包爆米花后分享道。
对粽子、元宵、豆腐脑等美食多有口味之争的南北方消费者,在火锅底料的选择上结成了统一战线。据调研结果,重庆牛油火锅底料在南北方最受欢迎,以辣驱寒已成为南北方火锅爱好者们的共识。在一场酣畅淋漓的火锅盛宴后,香甜水嫩的丹东“99”草莓成为很多人的“餐后甜点”。
受到两地消费者共同喜爱的还有枸杞,已成为养生御寒不可或缺的“宝物”。作为宁夏优质农产品之一,中宁产区的枸杞通过拼多多直播间吸引了千万消费者的目光,借力新电商走出“塞上江南”,发往全国。枸杞原浆、枸杞茶包等商品在平台上也受到90后青年消费者热捧。此外,桂圆、莲子与豆类等食材销量迎来大幅增长。为家人熬一锅香甜软糯的腊八粥,给虎年讨一个好兆头。
国产护肤品牌热卖,要御寒更要格调
由于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合理护肤将有效缓解皮肤干燥和敏感症状,具有保湿效果的护肤产品也成为了此时的必需品。“御寒清单”显示,保湿面膜、面霜及水乳精华等护肤产品销量迎来大幅增长,SK-II“前男友面膜”、SPA蛇毒眼膜等商品增速较快。
女生们的随身口袋中,都会装有一支口红。即便在寒风中,涂上口红也会让人气场大开,保持好气色。不少女性消费者表示,深色系是“稳赢不输”的最优选择,干枫叶红、砖红色、豆沙色和肉桂色受众面更广。滋润性、不干燥也是女性消费者们选择口红的重要标准。
结束一天的工作,最希望的就是躺在床上美美地睡一觉,消除疲惫。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单一功能的电热毯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期待——具有低噪声、低辐射、过热保护等细节功能的水暖毯更为消费者看重。与现代取暖设备中的“黑科技”形成鲜明对比,复古宫廷范儿的“汤婆子”也掳获一众女性消费者芳心。配有“御赐取暖”“奉旨笑口常开”刺绣字样的防烫布套,充分展现了中式美学,是喜爱国风的年轻女性的必备佳品。
除了为身体做好全方位保暖准备外,内心的充实仍未被消费者忽视。在2021年12月下旬启动的“多多读书月”年末阅读周期间,来自北京市的曾先生购买了英国作家格雷夫斯的《向一切告别》,并分享道,“阅读是有力量的,它能驱散寒冷,给人暖意。而在冬天,更加适合读有沉淀、厚重的好书。”据“多多读书月”2021年度书单,《这里是中国2》等10种书位列年末阅读周期间最受读者关注的书目名单。
腊八时节,室外河水冰封,但有了鲜花盛开的屋内,仍可以如春天般温暖,为御寒过冬增添一丝格调。“家有银柳,越过越有”。眼下距除夕不足一个月时间,更多消费者选购年宵花银柳作为家中的“气氛担当”。拼多多数据显示,自2021年11月下旬起,银柳销量同比增长近40%,其耐寒特性备受北方消费者偏爱。此外,向日葵、雏菊、百合花、扶郎花和澳梅也是冬季的热销品。
(中国新闻网)[db: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