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用户提供创意,品牌为何都开始入局小红书营销IP? 我在小红书卖手串,被文玩女孩抢疯了
3亿用户提供创意,品牌为何都开始入局小红书营销IP? 我在小红书卖手串,被文玩女孩抢疯了,
3亿用户提供创意,品牌为何都开始入局小红书营销IP?
来源:刀法研究所
作者 | 就酱
我们常说新营销要“以人为本”,品牌应该去爱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
这是因为,用户不像过去那样都聚集在一片大海里,而是散落在各个平台上,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特点。市场和营销也随之分解成为多个围绕用户链路的小中心,像过去那样以供给端为核心的生产链路行不通了。
今天的品牌不仅要去公域的海洋里大量圈人,还得把人沉淀到自己的私域小池塘里去精细化运营。即使是麦当劳这样的金字招牌,也在不断探索如何与用户做朋友,去各大平台上发展自己的“麦门信徒”。
道理都懂,但怎么把它落实到行动上,让品牌变得更有人感?
刀法研究所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品牌如今选择合作小红书发起的如“小美说”、“看中国”、“外人节”、“雪人节”等等营销 IP,作为亲近用户、让用户感受到品牌人性魅力的新路径。
品牌们的普遍共识是,这些小红书营销 IP 的立意洞察,能够看到"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将用户在生活中发现的灵感碎片,变为能够引发一群人共鸣的体验,为品牌提供了一个抓住趋势、贴近人群的快车道。
在刀法研究所看来,小红书是一个社区,其营销 IP 和电商平台的营销 IP 相比,最大的差异化在于它能够把社区的内容共鸣用一个 IP 放大。小红书营销 IP=无数小红书用户生活爱好的最大公约数;而小红书用户则在这个真实分享的人感社区里,为小红书的各类营销 IP 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为什么小红书的营销 IP 更有助于品牌修好这门与人有关的课程?品牌应该怎么用好小红书的营销 IP?刀法研究所将通过这篇文章试着回答这两个问题。
理解小红书 IP 之前,理解复杂而真实的人
在大市场部的时代,品牌也经常说要以用户为中心,但那时候关注的实际上是心智、渠道和动销,是抽象的人。
传统电商时代,有了更丰富的消费者数据后,各大平台提出按照人群基本属性、生活方式、价值观、渠道选择等维度来划分人群。这些数据是消费者已经进入 A3 阶段之后产生的,在趋势的捕捉上略有不足。
在各大平台中,小红书无疑是在“人感”方面独具特色的。在这个普通人帮助普通人的社区,大量的小红书用户在产生消费需求、或甚至还只处于想法阶段的时候,就会在小红书上发布笔记或寻求生活灵感。由此进一步推导可知,在捕捉新生活趋势上,小红书是具有前瞻性和领先性的。
作为品牌与真实的人之间的桥梁,小红书策划的营销 IP ,其中一大看点,就是用更科学的方式理解真实的人。
以端午前夕在云南大理刚刚正式开幕的小红书慢人节 IP 为例,关于“慢人”的洞察就是基于小红书大数据的支撑,结合睿丛咨询的社会情绪模型下挖掘出来的。
小红书发现,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用慢人定义自己。在高速运转的都市生活中分享“慢生活”体验,包括工作日的“公园20 分钟效应”,到不打卡任何景点的 staycation 慢节奏旅行。
所以,小红书慢人节 IP 从“自我身心”、“个人发展”、“我与他人”、“我与世界”四项维度出发,捕捉用户真实情绪和需求,洞察了八大“慢生活”趋势灵感与慢人人群。
比如,基于“自我身心”维度,强势崛起的“重新养一遍我的身体”趋势洞察,就很典型。慢人们选择用各种方式为身体按下暂停键,目的性十分明确,即为了身体更好地充能,以便继续向前。
这一慢生活趋势表现在具体的场景上,则包括但不限于在公园里随地大小睡,花时间准备食材下厨做饭,把泡澡当作放松洗掉“班味”,以及最近流行的睡前沉浸式护肤等等。
结合八大“慢生活”趋势灵感和慢人需求,小红书慢人节 IP不仅在线上与品牌一起造势,还来到了线下,在公认生活慢节奏的云南大理,为广大慢人们打造了一座实体慢人部落,并配套了慢人音乐节、慢人摄影展等一系列活动环节,最终让更多品牌看到“慢生活”背后的巨大生意。
要知道,品牌市场部过去定义人群,使用的大多是传统社科统计学式的标签,按照年龄、性别、消费能力、学历、职业对人群做区分。但小红书显然很早就以一种"全人"的视角出发去理解用户,以生活方式、生活场景定义人。
所谓的“全人”视角,指的是一种综合的全景角度,去感知和理解人,综合考虑人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特征画像,而不是依靠单一的社科统计标签可能定义出来的人群印象。正如人在社会中会扮演不同角色,表达不同声音,小红书用户也会在不同的场景下释放不同的真实需求。
在小红书,以全景、全人的视角汇总起来这些真实需求,才更可能贴近“复杂而真实的人”本身,更科学,也更可能彰显品牌商业启发的价值。小红书的一系列营销 IP,则是这种“全人”视角的典型例证,它们不仅始于小红书这个“人感社区”里年轻用户的每一种身心需求,也由此链接到社区里的每一种“人本”的生活趋势。
显然,如果品牌能够借此深入到场景中理解真实的人,把需求转化为产品,那么就有可能更加及时捕捉到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的生意增长机会,让品牌产品不是“静止地”生在货架里,而是更鲜活地、更“动态”地,从文化现象、从趋势、从人的生活里,长出来。
高质量的内容种草效率:始于生活,也激发更多“向往的生活”
新营销时代,品牌最头疼的就是媒介环境的碎屏化,以及随之而来的经营动作常态化“失焦”。——如今大多时候,品牌可能既要做传统经销渠道,又要发力做电商、做社交、做兴趣内容。但越是处在这种情况下,品牌聚焦和聚拢经营视线,提升经营和营销效率,就显得越发重要。
所谓“效率”提升,既有数量侧的提升意义,更有质量侧的意义。很多品牌合作小红书的营销 IP,在质量侧方面的收获格外突出。因为小红书打造的营销 IP,通常直接指向各种生活场景,也让品牌能够借此和目标客群“向往的生活”快速建立强心智关联。
基于真实生活场景,捕捉生活趋势和社会情绪,小红书的营销 IP 不仅在线上社区构建影响力,同样也在线下搭建强内容营销场域,沉浸式地呈现美好生活方式。
从各式各样“向往的生活”出发,小红书营销 IP 在帮助品牌与目标客群建立有质量、有深度的心智连接和联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路径影响力优势。
以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的小红书外人节为例。这是一个小红书此前针对各类户外运动破圈趋势特别打造的一个属于户外玩家的节日 IP。
去年年底,第二届小红书外人节把场地选在了海拔 3000m 以上的藏域江南-林芝,带着 100+户外头部 KOL 与明星们穿梭于藏地山野,深入体验自然带来的惊喜,也将真实户外场景下的“向往的生活”做了一次相当极致的具象化。
而同样基于这个场景,小红书外人节把户外文化、品牌内核、产品卖点、用户卖点融合在同一处垂直聚焦的内容营销场域里,让所有参与外人节的合作品牌不断在 UGC 内容端得到积累,也沉淀了正向口碑美誉度,更深度锁定和渗透垂直户外玩家人群,留下与户外向往生活强关联的深刻品牌记忆。
诚然,在以人为本的新营销时代,品牌增长的底层逻辑已经演变为“用户 x 生命周期价值 x 分享和传播”的裂变。品牌在抓住人、抓住人群圈层后,还要拉长生命周期价值,借人群为抓手,持续做转介绍,锚定更多维度的生意增长空间。
针对各类人们“向往的生活”场景发力,显然不仅是一种拓宽和延展品牌生命周期的努力方向,也天然具备分享和传播的话题价值,这也是小红书 IP 价值对于品牌增长的魅力所在。
而关于这个逻辑,小红书 CMO 之恒还分享过一个类似但更加精准的新范式,即,用种草 x 产品 x 渠道替代传统的渠道 x 商品 x 折扣,用内容把品牌与人群链接起来,去细分需求、生活场景里种草,因为“种草的答案都在生活里”。
而值得注意的是,小红书的营销 IP 不仅引导品牌走入人们真实向往的生活场景中去对话用户,把线上内容和线下体验沉淀为品牌的内容资产,让好内容变成好生意,更希望帮助品牌抢先一步抓住趋势——无论是隐隐大势,还是刚刚才形成苗头的微小趋势;无论是慢生活、户外运动等趋势生活方式,还是美学、健康等趋势观念。
毫无疑问,当品牌真正有机会参与到将小众浪潮打造为大众生活方式的过程里,当品牌借力小红书营销 IP 成为趋势的引领者而不是跟随者,品牌才更有可能在当前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破局的机会。
不同阶段不同增长需求的品牌,以“AURA极光指标”正确打开小红书营销 IP
除了前边提到的慢人节和外人节,最近这段时间,刀法研究所还关注到了诸多小红书营销 IP,包括但不限于“小美说”、“看中国”、“遛遛生活”甚至“我的十个健康习惯”……大大小小林林总总,从垂直行业到泛生活,小红书的营销 IP 这么多,到底应该如何科学地衡量它为品牌带来的价值?
我们不妨同样从品牌增长的视角出发来做判断。
刀姐doris 曾经总结了消费品牌增长的五步法:战略卡位-内容种草-电商闭环-私域反哺-品牌营销。
简单展开,就是品牌能够通过品类机会、人群洞察和品牌属性找到战略卡位,再以内容为抓手圈定人群,建立闭环并实现转化,通过营销活动来刷新用户对品牌的认知。
小红书营销 IP 正在为这条品牌增长链路赋能,或至少正在提供一份价值独特、不可替代的助力。
以今年小红书推出的首个聚焦新品的营销 IP “宝藏新品”为例,这个 IP 与小红书用户研究中心联动,建立了新品测评和甄选体系,吸纳了 KOL、资深用户、媒体、机构等不同身份的人作为宝藏新品出品人。
在线下测评选品会上,出品人会亲自体验新品并打分。小红书会结合出品人的建议,为商家的新品营销提供策略性的指导。
一个更有实感的例子是今年可复美推出的焦点面霜。通过宝藏新品 IP,小红书帮助可复美完成了产品卖点和营销策略的梳理,发现小红书用户非常关心如何解决“累丑”导致的皮肤亚状态问题,可复美的这款产品刚好能够帮助处于亚状态的皮肤迅速恢复紧致。
在传播和营销方面,可复美借助宝藏新品 IP 的背书能力,把焦点面霜=必入宝藏这个信息点打透,建立焦点面霜能解决用户皮肤亚状态痛点的强关联心智。
今年 618,可复美将宝藏新品 IP 心智融入直播间氛围,大幅提升了直播间的观看人数、互动人数和用户停留时长,宝藏专属套组支付占总成交在 40% 左右。
在慢人节同期,小红书也在云南大理办了一场 IP 年度体验大会,会上针对其 IP 价值度量提出了“AURA极光指标”,同样也是针对品牌增长的核心需要,围绕人群渗透、内容积累、口碑激发和品牌形象认知这几项维度展开分析。
在会上,凯度大中华区科技及媒介业务群董事总经理谢宛玲分享了她对 IP 营销和品牌增长之间的关系的洞察。在她看来,品牌增长的引擎在于打造有意义的“差异化”。凯度的研究数据表明,相较一般的、缺失优质内容的品牌,有优质内容积累的品牌能够撬动 72% 的销售量。
要实现有差异化的内容营销,有四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让品牌更有存在感,更有体感;做好高质量的内容累积,传递有温度的情感;让内容带动口碑的激发,沉淀为品牌资产;借助内容带动人群渗透率,从而提升市场份额。
小红书营销 IP 链接起这几大关键要素,并能够在小红书站内形成闭环,真正让好生意从好内容中生长出来。
另外我们也关注到,在选定好适配品牌需求的小红书IP之后,品牌也应借助“KFS”(注:即 KOL/KOC/KOS + Feeds 信息流广告 + Search 搜索广告)打好配合。已经有很多实践案例证明,在小红书,利用“IP+KFS”组合做脉冲式的节奏感营销,更能加速放大小红书IP的影响力,进一步撬动营销收益。
同期小红书还发布了一本营销 IP 说明书,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增长诉求的品牌给出了方向性建议,选择和自身调性适配的 IP,更具实用价值。
分析师点评
我们经常说,「选择大于努力」,方向对了事半功倍。
新营销时代,我们看问题的视角一定要改变。以前我们的增长逻辑和组织架构是围绕 4P 来做的,但现在关注的是人从了解到复购的变化,所以要去看到“具体的人”,把人放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理解,调整产品卖点为买点,让品牌成为向往的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归根结底,小红书营销 IP 的看点和价值,其根本还是在于真正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能帮助品牌看到新人群、新需求、新价值观,以内容为抓手圈定人群,建立闭环并实现转化,刷新用户对品牌的认知。而后续小红书会继续孵化哪些新的营销 IP,会与哪些合作品牌一起带来新的案例,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读者福利】
扫下方海报二维码添加小花藤可领取《小红书IP价值说明书》pdf版!
【刀法活动推荐】
“年轻化”品牌矩阵怎么做?如何构建品牌与用户之间双向奔赴的桥梁?如何在不同阶段做差异化内容策略?扫下方海报预约直播,6月13日(周四)20:00-21:00,聊聊「连续5年全国销量第一,王小卤“品牌年轻化”营销制胜秘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我在小红书卖手串,被文玩女孩抢疯了
定焦(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苏琦
编辑 | 魏佳
11年,能让一个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ENO第一次去西藏是2013年,那是大二的暑假,为了省钱,她摆了一个月的地摊卖手机壳,用攒来的钱买了一张上海-拉萨的硬座车票,路途中赶上某段铁路的维修,一路总共坐了52个小时。
后面想着拉萨离尼泊尔也不远,就直接从樟木口岸又坐了24个小时的车去了尼泊尔,误打误撞接触到了凤眼菩提。那时的她还是爱好者,但慢慢将爱好变成了生意。
入行以后,她发现大部分的文玩玩家都是中年男性。于是,她想要做出一款“女生也能戴、自己也愿意戴”的首饰,2017年,ENO开始招纳设计团队,将文玩进行珠宝化、潮流化的设计改造,“一诺本诺”这个品牌应运而生。
如今11年过去,ENO完成了从用户到商人再到主理人的转变,现在在小红书拥有十万粉丝。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事业成长的过程,也是找到自己、忠于自己的过程。
11年,又能让一个平台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小红书于2013年在上海创立。
最近,小红书COO柯南首次对外定义,“小红书电商是生活方式电商”,柯南表示,生活方式电商是指,用户在小红书上买到的不仅是好产品,也是一种向往的生活。
紧接着7月24日,小红书电商在杭州举办以“你好,主理人”为主题的link电商伙伴大会,将主理人放到重要战略位置。
或许有人质疑,“生活方式电商”究竟能不能代表小红书,和成熟电商模式相比有没有未来,其独特价值到底是什么?
看完ENO的故事,相信你自会有答案。
设计一款自己愿意戴的文玩,卖爆了
如今回想起来,ENO认为自己和品牌“一诺本诺”的关键转折点,来自于自己的“灵魂一问”。
一脚踏入文玩行业之后,她渐渐发现,虽然凤眼菩提的收藏价值高,但没有一条是自己愿意戴出门的。她把这个问题抛给团队,“卖了那么多,你们自己为什么不戴?”最后团队得出一致结论——因为传统手串虽然有价值、能做生意,但自己内心还是觉得不好看。
那是2017年,当时整个行业大部分商家还处于拿货倒卖的生意阶段。ENO认为,想要跳出价格战怪圈,只能往差异化的方向走,“一模一样的东西就只能比价格,但如果能把产品做出差异化,价格就不再是最重要的。”
用户的变化验证了她的预判,也是在2017年,入驻小红书的她发现来找她买串的不仅仅有中年男子,还开始有一些女性,甚至有年轻女性,但市面上当时还鲜有新潮设计的文玩手串。
于是ENO抱着“大不了做给自己戴”的心态招纳设计团队,设计自己内心认可、符合自己审美、自己想做的文玩饰品。一直到现在,设计团队都占团队总人数60%以上。
在文玩行业,此前没有“文玩设计”的概念,只有文玩加工和文玩搭配,比如将圆柱造型加工为另一种柱形,或者将不同珠子串到一起,但ENO对产品设计有自己的要求和思考。
在她的理念里,“文玩设计”要通过旧元素的新组合产生完全不一样的视觉,同时让产品成为呈现自己态度和思考的载体。其底层逻辑,不是看哪款料子好卖,而是要看怎么排布、选不同颜色和材质来表达不同主题和季节。
同时,好的设计离不开对人群的理解,需要设计师分析不同人群的喜好、倾听用户的声音。因为在产品没做出来之前,用户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没有人能够告诉你怎么做设计。ENO的理念是,设计师要花更多时间去研究用户,而非去研究同行。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凭借对主题的思考和对人群的研究,团队推出了专门面向年轻女性、多巴胺配色的彩虹系列,以儿时童心为主题、乐高配色的积木系列,以及适合珠宝女孩的“金钻”系列。
尤其是“金钻”系列产品,因为兼具文玩和珠宝的材质,细节打磨精细,一经发售就成爆款,且热度持续了整整三年。这个系列由于原料包含黄金、钻石和绿松石,客单价不低,“但产品做出来到成交绝对不超过24小时,出一条卖一条,永远是没货的状态。”ENO表示。
“金钻”系列产品
从行业反馈来看,“一诺本诺”开创了文玩珠宝的概念,“金钻”系列也慢慢成为行业的通用款式,而文玩也不再是中年男人的标配,在小红书上,“文玩女孩”的话题浏览量已达22亿。
对于一诺来说,好的生意一定与“人”相关。这里的人一方面是指消费者,他们在小红书平台上寻找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另一方面是指主理人,他们先是完成了自我认知和生活方式的构建,然后通过内容和场景,用好产品满足用户不同的生活方式需求。
这种做生意的方式,只吸引不强塞。正如ENO所言,“每个人看产品的点不一样,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生活方式,你大胆表现出来,通过真实的自己去吸引别人就可以了,再独特的眼光也都会有同频的人。”
“内容好、产品有差异,成交是必然结果”
实际上,ENO曾辗转多个平台,后来因为发现小红书用户对主理人真实个性的认可与包容,开始入驻小红书电商,她自己也经历了从不敢直播到在直播中大胆开麦的转变。
与传统电商相比,小红书“生活方式”电商有寻找不同生活方式的用户,用户对商家的个性更加包容,对商家的内容和产品要求更高,而这也是ENO最终选择在小红书经营生意的原因。
从2021年开始,就有很多人叫ENO开直播,但都没有成功。至于迟迟不愿做直播的原因,ENO坦言,一方面是认为产品不适合直播这样的消费场景。
ENO的产品以定制为主,数量和款式很少,定价又很贵,不适合冲动购买。ENO调侃,当别的直播间都在“破价亏钱做福利,人家卖5000我卖3000”的时候,对产品不了解的客户来到她的直播间,可能就会觉得她卖得贵,可能他们会觉得“别人卖8000我卖12000”。
能否在直播时快速向小白用户科普清楚行业,讲清楚自己产品的差异点,最后完成销售,ENO心里没底。
另一方面,一直以来都在幕后的ENO,怀疑自己尖锐的性格不适合“抛头露面”,做直播可能会得罪很多人,甚至会说很多用户不爱听的话。
在她连续拒绝三次之后,第四次,ENO最终同意在小红书播一场。直到开播前,她都非常不看好这场直播,结果用户的反馈和成交的金额打破了她此前的认知。
第一场直播没有做任何备货,短短播了几个小时,就卖了17万。接着她又播了第二场,上架了客单价1万以上的设计款,卖了35万,第三场卖了43万。ENO没想到,自己在小红书竟然收获了欣赏自己、懂产品并愿意买单的用户。
不仅如此,ENO还收到很多用户在后台发的留言。他们告诉ENO,自己没有看过这种风格的直播,此前也没有在直播间买到过这样的原创文玩设计,他们能看到团队在产品上面花的功夫。“原来最真实的一面所拥有的缺点也是可以被包容的”,ENO觉得这些话比情书更感人。
ENO的直播间
有着高包容性的用户,对审美和设计却没有放低自己的要求。他们既看重主理人的个性和生活方式是否与自己同频,也需要有好的产品和好的内容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因此,想要抓住这帮人,就需要主理人把内容做好,打造有差异化的产品,和用户产生共鸣与粘性。
在ENO看来,直播间需要打磨内容,而不是一味学习直播的技法和话术;同时如果不在产品下功夫,欠下的汗水在成交和获客环节都要加倍还回来。“你把内容打磨得足够深、足够透,产品也确实有差异化的情况下,成交是一个必然结果。”
在小红书运营的过程,让ENO完成了主理人的身份认知。而正是这个群体,成就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电商。
在其他平台,很多人借用主理人的身份去放福利卖货。但在小红书上的主理人,不仅要懂用户的需求,也要懂供应链,是在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桥梁。
号播一体,好生意的闭环
来到小红书做电商只是第一步,产品力和好内容外,想要做出好生意,主理人的直播、账号运营与群聊互动缺一不可。
在小红书里,直播间是构建信任的主场,主理人通过直播间打造小红书社区里的线上店。当然每一个直播间都长得不一样,也有不同的节奏。
当别的直播间还在为了成交而讲低价、卷爆品、做承诺时,ENO习惯通过真实的描述告诉用户“这个东西为什么是卖这个价格”。她不太在意“卖得掉还是卖不掉”,她更在意的点是,“我有没有把这个东西跟你们讲明白”,她更害怕自己的产品被误解为“来得很容易或者比其他‘同款’贵”。
而等她全方位地把产品的来龙去脉和与生活场景的结合讲清楚,把行业知识科普清楚之后,她发现,东西卖掉了,还收获了高达70%的复购率。同时,时常有消费者在平台上晒单,“入了ENO的坑”,表达对她的信任。
ENO除了自己的账号外,还有三个团队成员也开了直播,这些主播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三年以上的老员工,对产品足够了解,以及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在专业的基础上,一个气质吸引一批人”,这是ENO选人的逻辑。
不过,像ENO这样的主理人们能在小红书收获越来越多的粉丝和生意,背后的路径不光靠直播,而是依赖“号播一体”,即主理人同时完成账号和直播的运营。因为选品更精、内容更深,大部分主理人都不会每天开播,主理人只有用图文和视频笔记填充开播以外的时间和内容,才能让自己的形象更加立体,真正融入社区之中。
直播间承载的内容有限,在账号的笔记中,你能看见一个更有血有肉的ENO。这也是小红书电商的差异化。在其他内容电商,当一个主理人开始直播,他的内容免不了变成直播切片、变成投流工具。
但ENO把小红书当成朋友圈来发,分享工作花絮、日常情绪和思考感悟。在她的小红书,你能看到她怀念10年前第一次进藏,如何在尼泊尔与凤眼结缘;或者看到她炮轰无良同行,打着一诺代工厂的名义在网上忽悠人;或者看到她发碎碎念,认为对于涨粉很快这件事其实惶恐大于开心,也会居安思危,希望自己不会得意忘形,继续踏实做事。
ENO回忆第一次进藏
最后,深度互动是留住用户的关键。
ENO除了在直播间、笔记评论区和粉丝进行互动,还会在群聊里沉淀私域用户。她在小红书创立了18个群聊,每个群都达到了满员500人。每次上新前,ENO都提前发布笔记,将上新信息同步更新到群聊中,新品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其中她还设置了一个秒杀群,给购买过的老客做福利。
群聊不仅是运营场域,也是转化场域。在群聊中,ENO会进行售后服务、收集用户建议和评价进行产品迭代;用户之间也会进行互动,分享自己的搭配和佩戴感受。这种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的互相流动,提高了用户的参与感,也会形成更多自然转化。
小红书电商产品负责人莱昂介绍,过去一年大量用户通过笔记、直播、购后等多种场景加入到群聊,小红书活跃商家群增长超过4倍,而群用户贡献的订单占比达到了19%,群用户30天的同店复购率更是达到了40%。
对ENO来说,没有割裂感是在小红书运营生意的关键。这体现在,直播、账号运营与群聊互动的闭环,也体现在人货场三个维度的真实统一。
结语
主理人、买手和用户,共同创造出了小红书的生活方式电商。而ENO,只是小红书上千千万万的主理人之一。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在小红书电商月销500万及以上的商家增长达3.5倍,小红书购买用户数增长4.3倍,有购买意图的搜索占比达25%。
为了吸引更多元身份的主理人进场,小红书发布了“宝藏主理人计划”,旨在通过千亿流量激励,以及对蒲公英、千帆和乘风三大平台进行升级,全面扶持主理人实现高效增长。
在刚刚过去的小红书link电商伙伴大会上,ENO作为分享嘉宾进行了演讲,回去后她发了一篇小红书。她写道,我并不是我们行业GMV最高的,我之所以能被平台选中,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我们是在用心做事,并且让文玩这个曾经的小类目被更多的人了解和熟知。
她提到,虽然团队已经稳健地走过了11年,但是“一诺本诺”才刚刚开始,明天依旧是全新的自己。
相信在“宝藏主理人计划”的扶持下,还会有更多的主理人加入小红书,做更多人的生活方式顾问。
*题图来源于小红书。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