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新总部applepark Sigmoid注意力一样强,苹果开始重新审视注意力机制
苹果的新总部applepark Sigmoid注意力一样强,苹果开始重新审视注意力机制,
苹果的新总部applepark
不知从何时开始,大众对范冰冰的印象已经从一个演员变成了一个“毯星”。虽然她近些年拍了一些诸如《武媚娘传奇 》之类的辣眼剧,在《我不是潘金莲 》中的表现中也使得整部影片大打折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她前期拍的一些影片还是可以展现她作为一个演员的功底。例如《手机》、《二次曝光 》和《苹果》等。特别是在苹果中,她完全放下了自己的偶像包袱,演绎出了一个无奈的底层人民,深度诠释了一个穷苦、无一技之长的女人在社会上生存的艰难。
《苹果》是由李玉 导演执导的一部充满黑色幽默的现实主义影片,影片由范冰冰和佟大为主演,梁家辉 和金艳玲饰演男二号和女二号。在影片中主要塑造了两个矛盾来推动剧情的发展,第一种矛盾是两个家庭的贫富差距矛盾,第二个矛盾是两个家庭都有自己所需求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却又求而不得,所以才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
在整个影片中都充斥着一种肉欲,这种肉欲不是单纯为了博眼球而设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展现人性最原始的欲望。在影片中,故事的正式开始就是以林老板强奸刘苹果作为开端。导演为了让这个故事的矛盾更加深入,安排了刘苹果的老公安坤亲眼目睹这一事件,使得故事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可看性。同时,这一事件的出现不仅仅是开端,更是串联整个影片的线索。这一事件在普通人身上可能很好解决,但是发生在逆来顺受的刘苹果和无知又自私的安坤身上之后却出现了戏剧性而又荒唐、可笑的一幕。
安坤 是一个没有文化、做着底层工作、生活水平十分十分低的人,他在知道妻子被强奸之后没有选择离婚,但是他作为一个男人,又是那么不甘心,所以他选择找到林老板向他要两万块钱的精神损失费。这件事看上去那么荒唐,但是在安坤身上出现又显得那么合理,因为他除此之外无法想到其他能够获得利益而又排解自己内心苦闷的方法。他的形象就是当代屌丝的形象,他们不甘心被生活压迫,但是却由恰恰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目光短浅、自私自利,却又能够容人所不容、承受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
林老板作为一个土豪,他在金钱方面的富足使得他可以获得更好地生活水平和更高地社会地位。但是他的生活却并不如意,因为他的妻子不能生育,而他又非常想要一个儿子来继承自己的家业。所以他每天过着纸醉金迷 的生活,通过释放肉欲来麻痹自己。当他知道被自己的强奸的刘苹果可能怀了自己的儿子之后就与刘苹果和安坤谈判,希望可以给他们钱让刘苹果把孩子生下来给自己。这时候,他们两者的需求被结合在一起,成为了相互的需求。这种相互的需求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上演了一段荒唐可笑的黑色幽默。
在这个剧情的发展中,导演都会时不时的插入一些尺度较大的镜头,这些充满肉欲的镜头每一次出现都是对剧情的一次丰满、对人性特点的一次深入挖掘。第一次范冰冰和佟大为在浴室中做不可描述的事情时,是为了奠定本片的整体风格,引出下一段范冰冰被强奸的戏。有了之前他们两人的大尺度表演之后,范冰冰在老板的床上睡着,把老板当成安坤勾引他,就成为了理所当然。林老板在嫖娼时的大尺度镜头也是为了丰满林老板好色的人设,为后来他用镜子偷看范冰冰洗澡作铺垫。佟大为和范冰冰从老板处回来之后进行的性爱表演则是为了更好地挖掘佟大为 内心的悲怆,将他内心那种极度伤心而又无可奈何的感受表现给观众。从他自身来说,他亲眼见到妻子被强奸给他造成强烈的心里刺激和阴影之后,他只能通过向妻子发泄这阵子肉欲来获得一部分心理的平衡感。
整部影片的风格是低沉而压抑的,而整个故事又是混乱而荒唐的。所以,导演在讲述整个故事时,从影片一开头到最后结尾都是使用左右、上下摇晃幅度很大的镜头,以此来展现故事的混乱和复杂。不仅如此,他还将这种摇晃幅度很大的镜头与长镜头结合起来,让镜头的混乱感更加强烈。影片中,佟大为与林老板在天台谈判的两分钟左右里,导演只使用了一个长镜头来表现,通过镜头的左右、上下移动来记录他们的对话,而且速度十分快,在每个人的脸上停留时间十分短。林老板与妻子王梅 在边开车边聊天时也使用的是一个长达一分多钟的长镜头,这个长镜头不仅左右移动还多次切换景别,有时是他们各自的近景,有时又是整个车辆的全景。导演对这些景别 的切换都没有采用短镜头和剪辑,直接利用一个长镜头实现拍摄角度和景别的变换。这种拍摄手法使得增加了整部影片的动感,让镜头变得更加具有活力,同时也是为了从镜头的角度来展现他们人物之间关系的复杂和剧情的复杂。
《苹果》这部影片虽然充斥着大量的性爱镜头,剧中每个人物的设定也是有着对肉欲的极度渴望,但是导演却利用这种肉欲挖掘出了人性中的自私自利,同时也展现了社会中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社会阶层在社会中生存的困难。
从林老板将佟大为的十万块钱丢进水槽里这个镜头开始,故事中前一部分的贫富差距矛盾就不存在了。影片开始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中,导演表现的是他们心底的那份善良和他们内心的柔弱。佟大为战胜了心底对金钱的欲望,开始意识到儿子比金钱更重要,从而不惜一切代价偷走儿子。
林老板也展现了自己的父爱和好男人的一面,不再整天不归家,而是在家中照顾“儿子”。王梅是一个女强人,刘苹果也是一个善于隐忍的人,但是她们终究是女人,有自己最柔弱的一面,最终她们也放心了自己的铠甲,展现了自己柔弱的一面。
当她们俩抱头痛哭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在代表这个时代的女人们哭泣呢?在这个时代下,女人始终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她们需要依附于自己的丈夫、家庭,同时还要在外面独立打拼。导演仅仅用一个抱头痛哭的镜头就将这种无奈展现出来。
则影片中,,导演将每一个人的人性特点都赤裸裸的暴露在众人面前,同时又深度挖掘了现实社会给他们造成的伤害和无奈,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那样丰满,代表了现实社会中的我们。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我们在这个社会中的生活也符合达尔文 的进化论——适者生存。
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苹果的新总部apple park 。
据说苹果新总部造价大概是50亿美元,相当于RMB300亿,据说单单内部装修就花掉10亿美元。可以说全球最贵的公司总部了。苹果为啥要这么奢侈?造这么贵的总部真的值得么?但如果你了解了苹果新总部的前世今生,以及一些施工细节,你大概就能明白这50亿美元究竟花在了哪儿。
与很多大公司的总部都是建筑组合成的园区不一样,苹果新总部是一个圆环一样的建筑。这里由乔布斯生前亲自设计选址,他称之为为:“一艘着陆的宇宙飞船,从天而降”;《旧金山日报》说它是:“巨型玻璃甜甜圈”。不过脑洞大开的中国网友则调侃它就像福建土楼 。
对于为何要做这样一个总部,乔布斯曾就新总部园区的规划问题公开回应过。
他表示,十几年来,苹果员工数量激增,已经占满了 100 多幢大楼。现在,他想盖一个新总部,他对这个新总部的期望是:“一座全世界最好的办公大楼,我希望它是建筑系学生都愿意前来参观的地方。”
担任苹果新总部的设计方是诺曼·福斯特 ,乔布斯让福斯特不要把自己当做是乙方,而是苹果团队的一员。当时,乔布斯深入参与和推进了新大楼的设计方案。而这个新建筑,也被认为是乔布斯意志的体现。
比如,这里原本是惠普公司的办公大楼旧址,也是乔布斯第一次暑期实习的地方。这座新大楼的设计参照了斯坦福大学,因为乔布斯小时候家不远处就是斯坦福大学。乔布斯曾在这里对毕业生做过一次演讲。“follow your heart ”便出自于此。
怪不得,大家都评论“苹果总部不只是一个园区,更是乔布斯身前极力在打造的最后一件产品”。
苹果新总部只有4层。为啥只建4层?因为加州是地震活跃地区,这里的建筑都比较矮。为了抵御地震,Apple Park 建在一个巨大的钢制隔离器上。它可以保证整个建筑向任何方向移动 1.5 米,内部的功能都能正常使用。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样也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文化,不像很多写字楼,办公室的楼层往往体现了员工的等级,职位越高办公室也就越高。
整个大楼总建筑面积 26 万平方米,可以容纳 1.2 万名员工。这个面积有多大呢?Mac Observer 的作者 John Martellaro 将它和五角大楼以及其它一些别的东西比了一下。
从上到下:豪华游轮;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 MZ-3A 空艇;二战期间的战列舰 ;帝国大厦 ;超级油轮。
除了像个戒指一样的苹果大厦,整个园区还规划了乔布斯剧院、游客中心、员工餐厅以及员工健身中心。
1、办公空间
对于主楼的办公室,乔布斯多次和诺曼·福斯特提到 Pod(吊舱)的概念。他希望可以把整个总部分为多个可以调节大小的 Pod 以及多孔结构。根据 Pod 的概念,福斯特的团队设计了包括三叶草、莫比斯 环、螺旋桨等方案,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还是采用了圆环的概念。
▲早期设计草图
办公空间的分配遵循民主,即便 CEO 也只能占用一个标准大小。隔间一面是玻璃门,它让员工很方便接触同事和自然。但出于保密文化,有些隔间使用了半透明玻璃。
2、餐厅
这么多人的大楼有几个餐厅呢,只有一个,因为乔布斯希望员工可以多接触多交流,有利于碰撞出新的创意。感觉乔布斯对此事有一种执念,因为以前在兴建皮克斯 大楼时,他就要求大楼只弄一个洗手间,说不定上完厕所洗个手也能说几句,从而得到灵感呢?
这间餐厅有 5500 平方米,厨师和服务员全部将是苹果自己的员工,不会像大多数公司一样外包出去。
3、乔布斯剧院
为了纪念乔布斯,苹果将新园区中的礼堂命名为乔布斯礼堂(Steve Jobs Theater)。这个大礼堂能够容纳 1000 人,未来苹果新产品都会在这里发布。
乔布斯剧院在 Apple Park内最高的一座小山上,这个礼堂特别神奇的是,屋顶没有柱子,好像是悬浮在空中一样。
▲乔布斯剧院,图片来源:环球设计
而剧院是藏在地下的,在上面看不到入口。沿着边上的楼梯走下去,才走到剧院的入口。
▲乔布斯剧院入口,图片来源:环球设计
4、游客中心
为了让更多果粉可以来参观了解苹果,苹果新总部规划了一个200 平方米的“游客中心”,游客可以在平台上欣赏园区风景,也可以喝喝咖啡,并且买一些苹果纪念品。
▲游客中心
5、交通系统
为了方便员工在内部同行,苹果在园区为员工提供了1000 辆自行车。而且有一个两层的地下车库可以停车,可以停 1.2 万汽车辆车。
除了自行车,苹果也为员工提供短途巴士,至少三分之一的员工不用自己开车上班。如果要开车,进入园区的方法是钻进地下隧道,这里直通 Apple Park 的地下停车场。
02
材质考究
不惜成本打造高品质
?
就和苹果做手机对品质追求接近疯狂,苹果对于建筑的匠心也同样如此,首先就体现在基础材料的讲究上。在建造 Apple Park 时,为了寻找合适的材料,他们几乎走遍了世界。简单列举几个例子:
1、 乔布斯剧院的屋顶从沙漠直接运来
上文提到乔布斯剧院的屋顶很特别,因为屋顶是碳钎维屋顶,由 44 块长约 21.3m 、宽约 3.35m 的面板组成,在迪拜组装以后再空运过来,总共重达 80 吨。
2、10个月做一张办公桌
白橡木特制超大办公桌,由荷兰一家百年设计公司制作。5.5米长、1.2米宽,从选材到制作,每张桌面花费10个月。
而设计简洁的办公椅Pacific Chair,每一张1185美元,按照苹果12000名员工来推算,光是办公椅都花掉了千万美元。
3、树
苹果新园区 对绿化的要求也非常高,他们表示整个整个园区要种10000棵树,园区覆盖率达到80%,当然还有 6 公顷是草地。
为了创造出园内生态系统,苹果请了斯坦福树艺师 Dave Muffly,引入 309 种植物。种得最多的是橡树 和苹果树,还有杏树橄榄树、柿子树、李子树和樱桃。这些果树的果子会供应餐厅。
▲图片来源:9to5Mac
▲紫色点代表李子树、橙色代表杏树、棕色为橄榄树 、红色为柿子树、粉色为樱桃、黄色为苹果树
种树不仅为了美,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蒂姆·库克 说:“当我真正思考一些问题时,我愿意接近自然。而现在,我们做到了,这里和硅谷其他公司都不一样。”
4、石头
苹果园区健身中心里,瑜伽室墙面的石头,都是从堪萨斯州最好的采石场运送过来的。
5、办公室墙面木材
最初,乔布斯给建筑师要求了木材的切口如何操作,并且希望办公室墙面所采用的木材是在冬天砍下来的。最理想的时候是 1 月份,因为那时候的木头含树液和糖分都最低。最后,团队定制了一款由回收木材制作的木板。
6、采用世界最大的曲面玻璃
苹果大楼的整个圆形外墙全部使用了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曲面玻璃。这些玻璃来自苹果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德国 Sedak 公司。整座大楼需要使用 3100 块这样的单体玻璃,其中最重的一块玻璃有 3 吨重。
▲像“帽沿”一样的玻璃,图自苹果
03
变态施工执行
一个指纹都不能有
?
因为乔布斯对细节十分看重,最终的细节改了又改,工程也因此拖了又拖,最后用了8年才做好。
路透社今年找了 20 位为这座大楼工作的现任或前任员工,拿到一些有趣的细节。按照这些员工的说法,苹果把 Apple Campus 2 看作一台巨大的 iPhone——从管道、玻璃到电梯到按钮,都遵照了硬件设计那样的严苛标准。
但在很多人看来,这些对细节疯狂的坚持有点太“变态了”。
1、天花板必须里里外外一尘不染
苹果高管们一再告诉施工队,由混凝土铸造的光亮天花板,必须里里外外,一尘不染,要像Iphone的耳机插孔一样防尘。
2、 苹果认为门不能有门槛。
一位前建筑经理解释说,这是因为如果员工步入大楼时因为门槛改变步态,他们会因此从工作中分心。
3、光是苹果提供给承包商对木头使用的指导手册就长达 30 页。
4、电梯按钮必须像手机的 Home button 键
德国建筑师 de la Torre 说,苹果要求电梯的按钮看上长得就像是手机的 Home button 键。苹果高管认为 Home 键是一种理想尺寸、一种标准,是经历了多年实验的设计。
5、把手设计就返工了一年半时间
光是门把手的设计,苹果就让施工方返工了一年半的时间。苹果要求门把手不能用螺丝钉来连接,而必须融合在门框里,并且手感要跟 MacBook Pro 一样有铝合金质感。
图片来源:wired
6、消防局为了消防标示开了 15 次会
因为嫌弃原本通用的消防标志太丑,为了看起来美观又实用,苹果将所有标准都重新设计了,但每个标示的设计必须获得消防部批准才行。原圣克拉拉县消防局副局长 Dirk Mattern 与苹果开了 15 次会,他说 “我从来没在消防标志上花费过这么多时间。”
7、玻璃尺寸的误差不能超过 0.88 毫米
苹果对建筑公差也有极为严苛的要求,玻璃的尺寸精度误差不超过1/32英寸(约0.88 毫米)。玻璃本身就增加了施工难度,但苹果还要求,不能有任何通风口或者管道被反射在玻璃上影响观感。这对于施工方来说,真的太丧心病狂了。
8、办公桌不能看见任何按钮
每个苹果员工的办公桌都可以自动调节高度。按钮就安装在桌子的底部。调节按钮设计成了凹凸的形状,凸起按钮用于升高桌子、凹陷按钮则相反,这样就不用再弯下腰去查看按钮。为了让桌上的各种充电线和电线有收纳空间,桌子的设计经过了好几次迭代。
9、最终交付连指纹都不能留下
负责漆面的承包商 District Council 16 称工人在最终交付建筑时不能留下指纹,所以工人都得戴着手套施工。
04
注重绿色环保
每年9个月不用空调
?
苹果园区的设计也贯彻了绿色环保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如电力主要来自太阳能发电,生活用水可以循环使用,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可以做到9个月都不用开空调。
首先,整座大楼的顶部铺设了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量 17 兆瓦特。苹果计划建筑内所有的电力都来自太阳能发电。
其次,园区内部有个叫做“Breathing Building ” 的建筑,是室内通风的调节器。建筑地板和天花板的混凝土都有水管可以调节温度的,室温能保持在20-25摄氏度之间。而且园区内尽可能的使用自然风来通风,玻璃门都可以打开通风,苹果称一年中的 9 个月里都不用使用冷气或暖气。
更难的得是,苹果还设计了一套循环水处理系统,非生活用水可以用来浇树什么的。
小结
对于很多人质疑苹果新总部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等是否值得,苹果首席设计师 Jonathan Ive表示,拿将近荒谬的庞大数据来谈论这座建筑让人感到非常沮丧。虽然从一些数据上来看它非常惊人,但你(建造它出来)不是为了住在这些数字里面。
即便这些玻璃的制造工艺是技术上的奇迹,但这并不是成就所在。我们的成就在于建造了一个可以让许多人产生联系、进行合作、可以散步和聊天的空间。”
他认为,建筑的价值,不在于对它的投入,而在于它带来的成果。而 Apple Park 在设计和制造上的 “不将就”,是为了鼓舞公司里的工程师、设计师,甚至是咖啡厅管理人员,来创造尽可能高质量和创新的产品。
Sigmoid注意力一样强,苹果开始重新审视注意力机制
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苹果的新总部apple park 。
据说苹果新总部造价大概是50亿美元,相当于RMB300亿,据说单单内部装修就花掉10亿美元。可以说全球最贵的公司总部了。苹果为啥要这么奢侈?造这么贵的总部真的值得么?但如果你了解了苹果新总部的前世今生,以及一些施工细节,你大概就能明白这50亿美元究竟花在了哪儿。
与很多大公司的总部都是建筑组合成的园区不一样,苹果新总部是一个圆环一样的建筑。这里由乔布斯生前亲自设计选址,他称之为为:“一艘着陆的宇宙飞船,从天而降”;《旧金山日报》说它是:“巨型玻璃甜甜圈”。不过脑洞大开的中国网友则调侃它就像福建土楼 。
对于为何要做这样一个总部,乔布斯曾就新总部园区的规划问题公开回应过。
他表示,十几年来,苹果员工数量激增,已经占满了 100 多幢大楼。现在,他想盖一个新总部,他对这个新总部的期望是:“一座全世界最好的办公大楼,我希望它是建筑系学生都愿意前来参观的地方。”
担任苹果新总部的设计方是诺曼·福斯特 ,乔布斯让福斯特不要把自己当做是乙方,而是苹果团队的一员。当时,乔布斯深入参与和推进了新大楼的设计方案。而这个新建筑,也被认为是乔布斯意志的体现。
比如,这里原本是惠普公司的办公大楼旧址,也是乔布斯第一次暑期实习的地方。这座新大楼的设计参照了斯坦福大学,因为乔布斯小时候家不远处就是斯坦福大学。乔布斯曾在这里对毕业生做过一次演讲。“follow your heart ”便出自于此。
怪不得,大家都评论“苹果总部不只是一个园区,更是乔布斯身前极力在打造的最后一件产品”。
苹果新总部只有4层。为啥只建4层?因为加州是地震活跃地区,这里的建筑都比较矮。为了抵御地震,Apple Park 建在一个巨大的钢制隔离器上。它可以保证整个建筑向任何方向移动 1.5 米,内部的功能都能正常使用。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样也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文化,不像很多写字楼,办公室的楼层往往体现了员工的等级,职位越高办公室也就越高。
整个大楼总建筑面积 26 万平方米,可以容纳 1.2 万名员工。这个面积有多大呢?Mac Observer 的作者 John Martellaro 将它和五角大楼以及其它一些别的东西比了一下。
从上到下:豪华游轮;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 MZ-3A 空艇;二战期间的战列舰 ;帝国大厦 ;超级油轮。
除了像个戒指一样的苹果大厦,整个园区还规划了乔布斯剧院、游客中心、员工餐厅以及员工健身中心。
1、办公空间
对于主楼的办公室,乔布斯多次和诺曼·福斯特提到 Pod(吊舱)的概念。他希望可以把整个总部分为多个可以调节大小的 Pod 以及多孔结构。根据 Pod 的概念,福斯特的团队设计了包括三叶草、莫比斯 环、螺旋桨等方案,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还是采用了圆环的概念。
▲早期设计草图
办公空间的分配遵循民主,即便 CEO 也只能占用一个标准大小。隔间一面是玻璃门,它让员工很方便接触同事和自然。但出于保密文化,有些隔间使用了半透明玻璃。
2、餐厅
这么多人的大楼有几个餐厅呢,只有一个,因为乔布斯希望员工可以多接触多交流,有利于碰撞出新的创意。感觉乔布斯对此事有一种执念,因为以前在兴建皮克斯 大楼时,他就要求大楼只弄一个洗手间,说不定上完厕所洗个手也能说几句,从而得到灵感呢?
这间餐厅有 5500 平方米,厨师和服务员全部将是苹果自己的员工,不会像大多数公司一样外包出去。
3、乔布斯剧院
为了纪念乔布斯,苹果将新园区中的礼堂命名为乔布斯礼堂(Steve Jobs Theater)。这个大礼堂能够容纳 1000 人,未来苹果新产品都会在这里发布。
乔布斯剧院在 Apple Park内最高的一座小山上,这个礼堂特别神奇的是,屋顶没有柱子,好像是悬浮在空中一样。
▲乔布斯剧院,图片来源:环球设计
而剧院是藏在地下的,在上面看不到入口。沿着边上的楼梯走下去,才走到剧院的入口。
▲乔布斯剧院入口,图片来源:环球设计
4、游客中心
为了让更多果粉可以来参观了解苹果,苹果新总部规划了一个200 平方米的“游客中心”,游客可以在平台上欣赏园区风景,也可以喝喝咖啡,并且买一些苹果纪念品。
▲游客中心
5、交通系统
为了方便员工在内部同行,苹果在园区为员工提供了1000 辆自行车。而且有一个两层的地下车库可以停车,可以停 1.2 万汽车辆车。
除了自行车,苹果也为员工提供短途巴士,至少三分之一的员工不用自己开车上班。如果要开车,进入园区的方法是钻进地下隧道,这里直通 Apple Park 的地下停车场。
02
材质考究
不惜成本打造高品质
?
就和苹果做手机对品质追求接近疯狂,苹果对于建筑的匠心也同样如此,首先就体现在基础材料的讲究上。在建造 Apple Park 时,为了寻找合适的材料,他们几乎走遍了世界。简单列举几个例子:
1、 乔布斯剧院的屋顶从沙漠直接运来
上文提到乔布斯剧院的屋顶很特别,因为屋顶是碳钎维屋顶,由 44 块长约 21.3m 、宽约 3.35m 的面板组成,在迪拜组装以后再空运过来,总共重达 80 吨。
2、10个月做一张办公桌
白橡木特制超大办公桌,由荷兰一家百年设计公司制作。5.5米长、1.2米宽,从选材到制作,每张桌面花费10个月。
而设计简洁的办公椅Pacific Chair,每一张1185美元,按照苹果12000名员工来推算,光是办公椅都花掉了千万美元。
3、树
苹果新园区 对绿化的要求也非常高,他们表示整个整个园区要种10000棵树,园区覆盖率达到80%,当然还有 6 公顷是草地。
为了创造出园内生态系统,苹果请了斯坦福树艺师 Dave Muffly,引入 309 种植物。种得最多的是橡树 和苹果树,还有杏树橄榄树、柿子树、李子树和樱桃。这些果树的果子会供应餐厅。
▲图片来源:9to5Mac
▲紫色点代表李子树、橙色代表杏树、棕色为橄榄树 、红色为柿子树、粉色为樱桃、黄色为苹果树
种树不仅为了美,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蒂姆·库克 说:“当我真正思考一些问题时,我愿意接近自然。而现在,我们做到了,这里和硅谷其他公司都不一样。”
4、石头
苹果园区健身中心里,瑜伽室墙面的石头,都是从堪萨斯州最好的采石场运送过来的。
5、办公室墙面木材
最初,乔布斯给建筑师要求了木材的切口如何操作,并且希望办公室墙面所采用的木材是在冬天砍下来的。最理想的时候是 1 月份,因为那时候的木头含树液和糖分都最低。最后,团队定制了一款由回收木材制作的木板。
6、采用世界最大的曲面玻璃
苹果大楼的整个圆形外墙全部使用了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曲面玻璃。这些玻璃来自苹果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德国 Sedak 公司。整座大楼需要使用 3100 块这样的单体玻璃,其中最重的一块玻璃有 3 吨重。
▲像“帽沿”一样的玻璃,图自苹果
03
变态施工执行
一个指纹都不能有
?
因为乔布斯对细节十分看重,最终的细节改了又改,工程也因此拖了又拖,最后用了8年才做好。
路透社今年找了 20 位为这座大楼工作的现任或前任员工,拿到一些有趣的细节。按照这些员工的说法,苹果把 Apple Campus 2 看作一台巨大的 iPhone——从管道、玻璃到电梯到按钮,都遵照了硬件设计那样的严苛标准。
但在很多人看来,这些对细节疯狂的坚持有点太“变态了”。
1、天花板必须里里外外一尘不染
苹果高管们一再告诉施工队,由混凝土铸造的光亮天花板,必须里里外外,一尘不染,要像Iphone的耳机插孔一样防尘。
2、 苹果认为门不能有门槛。
一位前建筑经理解释说,这是因为如果员工步入大楼时因为门槛改变步态,他们会因此从工作中分心。
3、光是苹果提供给承包商对木头使用的指导手册就长达 30 页。
4、电梯按钮必须像手机的 Home button 键
德国建筑师 de la Torre 说,苹果要求电梯的按钮看上长得就像是手机的 Home button 键。苹果高管认为 Home 键是一种理想尺寸、一种标准,是经历了多年实验的设计。
5、把手设计就返工了一年半时间
光是门把手的设计,苹果就让施工方返工了一年半的时间。苹果要求门把手不能用螺丝钉来连接,而必须融合在门框里,并且手感要跟 MacBook Pro 一样有铝合金质感。
图片来源:wired
6、消防局为了消防标示开了 15 次会
因为嫌弃原本通用的消防标志太丑,为了看起来美观又实用,苹果将所有标准都重新设计了,但每个标示的设计必须获得消防部批准才行。原圣克拉拉县消防局副局长 Dirk Mattern 与苹果开了 15 次会,他说 “我从来没在消防标志上花费过这么多时间。”
7、玻璃尺寸的误差不能超过 0.88 毫米
苹果对建筑公差也有极为严苛的要求,玻璃的尺寸精度误差不超过1/32英寸(约0.88 毫米)。玻璃本身就增加了施工难度,但苹果还要求,不能有任何通风口或者管道被反射在玻璃上影响观感。这对于施工方来说,真的太丧心病狂了。
8、办公桌不能看见任何按钮
每个苹果员工的办公桌都可以自动调节高度。按钮就安装在桌子的底部。调节按钮设计成了凹凸的形状,凸起按钮用于升高桌子、凹陷按钮则相反,这样就不用再弯下腰去查看按钮。为了让桌上的各种充电线和电线有收纳空间,桌子的设计经过了好几次迭代。
9、最终交付连指纹都不能留下
负责漆面的承包商 District Council 16 称工人在最终交付建筑时不能留下指纹,所以工人都得戴着手套施工。
04
注重绿色环保
每年9个月不用空调
?
苹果园区的设计也贯彻了绿色环保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如电力主要来自太阳能发电,生活用水可以循环使用,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可以做到9个月都不用开空调。
首先,整座大楼的顶部铺设了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量 17 兆瓦特。苹果计划建筑内所有的电力都来自太阳能发电。
其次,园区内部有个叫做“Breathing Building ” 的建筑,是室内通风的调节器。建筑地板和天花板的混凝土都有水管可以调节温度的,室温能保持在20-25摄氏度之间。而且园区内尽可能的使用自然风来通风,玻璃门都可以打开通风,苹果称一年中的 9 个月里都不用使用冷气或暖气。
更难的得是,苹果还设计了一套循环水处理系统,非生活用水可以用来浇树什么的。
小结
对于很多人质疑苹果新总部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等是否值得,苹果首席设计师 Jonathan Ive表示,拿将近荒谬的庞大数据来谈论这座建筑让人感到非常沮丧。虽然从一些数据上来看它非常惊人,但你(建造它出来)不是为了住在这些数字里面。
即便这些玻璃的制造工艺是技术上的奇迹,但这并不是成就所在。我们的成就在于建造了一个可以让许多人产生联系、进行合作、可以散步和聊天的空间。”
他认为,建筑的价值,不在于对它的投入,而在于它带来的成果。而 Apple Park 在设计和制造上的 “不将就”,是为了鼓舞公司里的工程师、设计师,甚至是咖啡厅管理人员,来创造尽可能高质量和创新的产品。
机器之心 报道。
注意力是Transformer 架构的关键部分,负责将每个序列元素转换为值的加权和 。将查询与所有键进行点积 ,然后通过 softmax 函数归一化,会得到每个键对应的注意力权重。
尽管 SoftmaxAttn 中的 softmax 具有广泛的用途和有效性,但它并非没有局限性。例如,softmax 函数有时会导致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几个特征,而忽略了其他信息。
近来,一些研究探索了 Transformer 中 softmax 注意力的替代方案,例如ReLU 和 sigmoid激活函数 。最近,来自苹果的研究者重新审视了 sigmoid 注意力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验分析。
该研究证明:从理论上讲,与 softmax 注意力相比,具有 sigmoid 注意力的 Transformer 是通用函数逼近器 ,并且受益于改进的正则化。
该研究还提出了一种硬件感知且内存高效的 sigmoid 注意力实现 ——FLASHSIGMOID。FLASHSIGMOID 在 H100GPU 上的推理内核速度比 FLASHATTENTION2 提高了 17%。
跨语言、视觉和语音的实验表明,合理归一化的 sigmoid 注意力与 softmax 注意力在广泛的领域和规模上性能相当,而之前的 sigmoid 注意力尝试无法实现这一点。
此外,该研究还用 sigmoid 内核扩展了 FLASHATTENTION2,将内核推理挂钟时间减少了 17%,将现实世界推理时间减少了 8%。
论文作者 Jason Ramapuram 表示:如果想让注意力快 18% 左右,你不妨试试 Sigmoid注意力机制 。他们用 Sigmoid 和基于序列长度 的常量标量偏置取代了注意力机制中的传统 softmax。
Sigmoid 注意力
假设
为向量 n 的输入序列,每个向量是 d 维。接着研究者定义了三个可学习权重矩阵
、
以及
。这三个矩阵用于计算查询
,键
,以及值
。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根据先前的研究,自注意力 可以简写为:
其中 Softmax 函数将输入矩阵的每一行进行了归一化。该研究将 Softmax 做了以下替换:
实际上,将
作为输出序列,可以得到:
将多个 SigmoidAttn 输出进行组合,得到多个头的形式,如下所示:
Sigmoid注意力理论 基础
该研究对 SigmoidAttn 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两个:(1)证明当 SigmoidAttn 取代 SoftmaxAttn 时,Transformer 架构仍然是一个通用函数逼近器;(2)通过计算 SigmoidAttn 的 Lipschitz 常数来恢复其规律性。
具有 Sigmoid 注意力的 Transformer 是通用逼近器吗?
经典 Transformer 可以将连续的序列到序列函数 近似到任意精度,这一特性称为通用近似特性 (UAP,Universal Approximation Property)。UAP 非常受欢迎,因为它证明了架构的通用性和表示能力。由于 SigmoidAttn 修改了 Transformer 架构,因此从理论上保证这种修改不会影响表示能力并保留 UAP 的性能至关重要。该研究通过以下定理提供此保证。
结果表明,即使使用 SigmoidAttn,一系列transformer 块也可以实现上下文映射。
Sigmoid 注意力的正则性
与神经网络中的任何层一样,SigmoidAttn 的正则性值得研究,因为它可以深入了解相应网络的鲁棒性 及其优化的难易程度。
SigmoidAttn 正则性定理为:
结果证明,SigmoidAttn 的局部 Lipschitz 常数远低于 SoftmaxAttn 的最差局部 Lipschitz 常数。
FLASHSIGMOID:硬件感知实现
现代架构上的注意力计算往往会受到内存访问 IO 的限制。FLASHATTENTION 和 FLASHATTENTION2 通过优化 GPU 内存层次结构利用率来加速注意力计算。得益于这些方法提供的速度提升,该研究开发了 SigmoidAttn 的硬件感知实现 ——FLASHSIGMOID,采用了三个核心思路:
实验
为了实验验证 SigmoidAttn,该研究在多个领域进行了评估:使用视觉 transformer 进行监督图像分类 、使用 SimCLR 进行自监督图像表示学习、BYOL(Bootstrap Your Own Latent)和掩码自动编码器 (MAE ) 以及自动语音识别 (ASR) 和自回归语言建模 (LM)。
该研究还在 TED-LIUM v3 上验证了 ASR 的序列长度泛化,在所有这些领域和算法中,该研究证明 SigmoidAttn 的性能与 SoftmaxAttn 相当(图 2 和 21),同时提供训练和推理加速。
该研究得出以下观察结果:
SigmoidAttn 对于没有偏置的视觉任务是有效的(MAE 除外),但依赖于 LayerScale 以无超参数的方式匹配基线 SoftmaxAttn(图 9-a)的性能。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为 SoftmaxAttn 呈现的所有结果也公平地添加了 LayerScale。
LM 和 ASR 对初始范数
较为敏感。需要通过 (a)相对位置嵌入 进行调整;(b) 适当初始化 b 以实现相同效果 —— 允许使用任何位置嵌入。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论文原文,了解更多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