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17常识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常识 >  三农科普耕地保护政策明白纸 要丰收也要增收 | 三农瞭望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三农科普耕地保护政策明白纸 要丰收也要增收 | 三农瞭望

发布时间:2024-10-09 08:51:58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三农科普耕地保护政策明白纸 要丰收也要增收 | 三农瞭望 

三农科普耕地保护政策明白纸

转自:千龙网

一、什么是耕地?

根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自然资办发[2020] 51号)分类规定:耕地是指利用地表耕作层种植农作物为主,每年种植一季及以上(含以一年一季以上的耕种方式种植多年生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休耕地);以及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耕地;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梗);包括直接利用地表耕作层种植的温室、大棚地膜等保温、保湿设施用地。耕地分为水田、水浇地、旱地三类。

二、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基本农田是耕地的一部分,而且主要是高产优质的那部分耕地。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永久基本农田”的概念,永久基本农田即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性保护,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改变其用途,不得以任何方式挪作他用的基本农田。2020年起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基本农田加上“永久”二字,体现了国家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重视。

三、什么是耕地“非农化”

耕地“非农化”指的是耕地被用于农业生产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

1.农业生产范围

农业生产范围包括粮食种植、林业种植、果蔬种植、水产养殖和禽畜养殖及一些杂粮种植等。

2.明确禁止的“非农化”行为

耕地“非农化”会明显改变土地的利用性质,破坏耕地的生产能力,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威胁。2020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24号),提出耕地保护“六个严禁”:

(1)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

(2)严禁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

(3)严禁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

(4)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

(5)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

(6)严禁违法违规批地用地。

四、什么是耕地“非粮化”

耕地“非粮化”是主要指将耕地用于种植非粮食作物或者将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的行为。具体来说,包括但不限于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挖塘养殖水产、闲置或荒芜耕地等行为。

1.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八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

2.明确禁止的“非粮化”行为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林果业以及挖塘养鱼、非法取土等破坏耕作层的行为,禁止闲置、荒芜耕地。(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要丰收也要增收 | 三农瞭望

转自:经济日报

未觉三夏尽,时序已新秋。秋分前后,各地区各部门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当前,各地秋粮陆续迎来收获,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不过,农业丰收并不等于农民增收。不妨以丰收节为契机,共庆丰收、共促消费,加力推动产销衔接,让农民多增收,让市民更满意。

丰收节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的节日,也是特色优质农产品展销平台。今年的丰收节把促消费作为重头戏,继续组织金秋消费季活动,融合线上线下多元场景,联动中秋国庆等假日市场,时间将持续到11月底。目的就是推介特色优质农产品,让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出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让居民望山见水忆乡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传统来源,对农民来说,务农收入是本源。农民增收入,首先要农业增效益。农业效益既体现在产量和规模上,又体现在质量和价格上,还体现在管理和成本上。近两年来,不少大宗农产品面临消费不足的挑战,有的遭遇季节性结构性供过于求,少部分品种的效益不容乐观。在产量增长的同时,控制成本、稳定价格、促进消费是农业增效益的应有之义。要优化生产方式,创新营销模式,推动产业融合。

优化生产方式。凡事预则立,在生产之前就要谋划好品种结构、产品结构。需求是导航灯,想要吸引更多消费者,就要更好了解其需求。消费者愿意为真正优质的农产品买单,关键是把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居民多元需求结合起来,增加优质供给。同样是阳光玫瑰葡萄,有的追求数量,亩产虽高但口感一般,每斤价格不到10元;有的追求质量,亩产一般但口感香甜,每斤价格能到30元。科技是通行证,能不能卖上好价格,离不开科技赋能。延长上市时间,实现错峰上市,是卖出好价格的关键。这就要打好科技牌,尝试特色品种,使用合适的技术,加强加工储运。

创新营销模式。好酒也怕巷子深,好产品不等于就有天然的好价格。改变“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状况,要加强产销衔接,培育区域优势农业品牌。一方面要开展营养膳食科普宣传,让农产品科学健康消费成为风尚。例如,牛奶牛肉产量增长,但由于价格低迷,养殖效益普遍不好。其实,牛奶牛肉是健康中国不可或缺的农产品。一些地方围绕牛奶牛肉开展科普宣传和营销促销,取得了成效。另一方面要发挥好电商平台的作用。日前,多家电商发布惠农助农举措,以流量支持、消费补贴等助力金秋消费季。农户要在埋头生产之余,关心市场新动向和营销新手段。

推动产业融合。现代农业起源于一产,增值于二产和三产。按照六次产业理论,农户可以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来增加收入,尤其是农产品加工销售和乡村休闲旅游。眼下正是收获时节,乡村的季节性旅游资源明显。但推动乡村旅游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采摘、观光等形式,还应与研学、康养、非遗等业态融合。近年来,村BA、村超、村晚、村歌等纷纷出圈,成为游客融入乡村的载体,为乡村产业注入活力。这启示我们,面对乡村旅游同质化,要因地制宜,深挖底蕴,注重差异,尤其要把握不同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资源禀赋。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再过几天就是国庆假期,如有闲暇,不妨多到乡村走一走看一看,多买点优质农产品。?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17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