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限定,永庆坊花好月圆的紫色浪漫,不拍旗袍写真太浪费了 (神州写真)换容变装美拍 中国年轻人以“爆改”探究自我
中秋限定,永庆坊花好月圆的紫色浪漫,不拍旗袍写真太浪费了 (神州写真)换容变装美拍 中国年轻人以“爆改”探究自我,
中秋限定,永庆坊花好月圆的紫色浪漫,不拍旗袍写真太浪费了
hi,我是aDe。分享全国旅游攻略、酒店民宿、旅拍写真、探店美食;跟我玩不迷路哦~
今年中秋永庆坊是浪漫的紫色主题,花好月圆,真的好有氛围感!优雅简约又不失传统韵味,太浪漫啦。
【花灯分布点】
1、永庆坊二期入口处——“花月造梦”入口牌坊灯饰。
2、钟书阁门口的古树广场——巨大圆月搭配繁花蝴蝶,和流水相互映衬,非常唯美。花、月与水中倒影如梦似幻,名副其实“花月造梦”。
3、太哼冰室门口的小街上空——紫色灯笼和大花朵,有时还有烟雾。
4、乡愁广场——楼梯上有一组灯饰也好漂亮。
5、牌坊进入永庆大街——紫色灯笼街,经典打卡位别错过哦!
【拍照打卡——适合拍摄旗袍,汉服】
永庆坊月亮桥——在粤剧博物馆西门,晚上亮灯时桥和水中倒影连成了水中月,江浸月画面意境非常唯美;人气很高的一个景点。
粤剧艺术博物馆——岭南古风园林,亭台楼阁,古风连廊,好有诗情画意!
永庆坊一期——水墨轻纱灯笼在半透的书法轻纱里若隐若现,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古色古香,随手一拍就很有画面感。
荔枝湾—— 一河两岸,还有游船、小桥和长廊,很有古风韵味。
唐荔园—— 西关老字号的代表,以湖面上亮起了红灯笼的渔船为背景,节日的氛围就定格在那一刻。
荔湾公园——也有很多古风亭子、湖泊,适合边拍边逛边赏月,也适合拍星星烟花。
【游玩tips】
景点:广州西关永庆坊、荔枝湾、荔湾公园
交通:地铁1/6号线黄沙B出口,步行500米
门票:免费,亮灯时间大概是19:00-21:30,特别适合中秋佳节来打卡。
拍摄夜景一定要带灯。
#广州拍照 #城市浪漫地标打卡 #中秋节 #中秋花灯 #广州旅游攻略 #中秋好去处 #城市活动超好玩 #周末去哪儿 #浪漫生活记录者 #广州中秋 #广州拍照 #中秋氛围 #广州citywalk #永庆坊 #国风拍照 #广州游玩 #广州永庆坊
(神州写真)换容变装美拍 中国年轻人以“爆改”探究自我
中新社南京3月3日电 题:换容变装美拍 中国年轻人以“爆改”探究自我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女导演贾玲爆改自己,以减重100斤的巨大形象反差火爆全网,将近期在中国流行的“爆改风”推向高潮。
换容(指通过装扮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变装、美拍,年轻人不仅爆改自己,还爆改家人、朋友、乡里乡亲,甚至宠物。抖音上有关“万物皆可爆改”词条的浏览量超过1.8亿次;小红书有关“爆改”的笔记攻略超过100万篇,平台还发起了爆改挑战,并给出灵感素材库。
海南“90后”黎族青年龙籍祥成功为年逾八旬的奶奶变装——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奶奶因常年干农活,脸被晒得黝黑、布满皱纹,而短视频画风一转,这位普通农妇换装新中式上衣、国风裤裙,瞬间变身时髦大咖,每一帧运镜都像时尚大片。
龙籍祥的乡土情结很重,曾立志走遍中国百个乡村拍摄时尚大片的他,近期突发奇想给奶奶来场爆改。他对中新社记者说:“奶奶是最好的模特,我不想破坏岁月的质感,没给她用什么化妆品,只涂了极淡的口红。邻里乡亲刷到视频后,说奶奶变化很大,很漂亮、有气场,奶奶非常开心。”
在社交平台,不少年轻人留下参与爆改后的心路历程:“平时忙忙碌碌,通过一次创意,发现了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细枝末节之处、点滴感人之处,自己的心态也产生了微妙变化。”
沈梦晨为村中老人拍摄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苏州“90后”摄影爱好者沈梦晨,过去爱给外婆拍写真。在把外婆打造成“网红”后,最近她用闲暇时间在老家摆起拍照摊位,为镇上十几位老人拍写真,用镜头捕捉村民的大笑瞬间。“我的初心就是通过鼓励,让他们在镜头前自信从容起来。”
从准备道具、整理衣着,到拍摄和赠送照片,在多次与老人的交流中,沈梦晨得知,他们大多已超过80岁,不少老人是孤身留守村里,其中一位奶奶上次拍照还是20多年前。“她拿到这张新照片后,保存得很小心,用纸一层层裹起来。”沈梦晨百感交集,“希望老人家们能获得更多陪伴”。
浙江“90后”美妆博主张文清为妈妈爆改妆容的动因,源自父母结婚32周年纪念日,张文清想还原长辈口中“年轻时很漂亮”的妈妈。张文清发现,虽然母亲已54岁且很少打扮,但五官精致。“跟我平时给自己化妆的感觉一模一样。适合我的妆面她都适合,很神奇。”
“90后”美妆博主张文清的妈妈在年轻时与爆改妆容后的对比图。 (受访者提供截图)
“54岁老妈经爆改后像年轻了20岁,老爸都害羞啦,还专程买了鲜花送给她。”张文清笑着向记者回忆,妈妈年轻时是“村花”,生孩子后辛苦工作、努力挣钱,少有时间装扮自己。这次爆改收获了数万名网友的观看和共鸣:“岁月沧桑了父母,时光催老了容颜,但是爱却没有丝毫消退。”
不过,并非所有爆改都能赢得网络上的好评。有网友称,也有不少做表面文章、无精神内核、无突出特质的妆容类爆改被固化了,看上去千篇一律。“化妆、服装、灯光、滤镜、氛围”,有网友总结出套路攻略。还有网友建议,美有多重标准,避免过度渲染单一美,倡导健康、多元化审美观。
“成长就是无数次爆改。”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看来,这其实体现了年轻人探究自我、重塑突围、求新求变、实现超越的精神驱动。(完)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