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17常识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常识 >  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院校企”三元育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精细化消费加速孕育宠物经济新职业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院校企”三元育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精细化消费加速孕育宠物经济新职业

发布时间:2024-10-11 12:16:17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院校企”三元育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精细化消费加速孕育宠物经济新职业 

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院校企”三元育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转自:嘉兴日报

■撰文 姚 雁 王 忱 图片由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提供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职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得以确立并不断强化,职业教育的升学路径得以清晰并逐步巩固。中职教育原有的以对接企业为主的终结性教育模式需要转变至对接高校与企业的阶段性教育模式。

作为浙江省高水平学校、高水平专业单位,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积极与合作企业开展共建,创新“院(高校)校(中职)企(企业)”一体化育人模式。学校充分发挥“院校企”三方的优势,在信息、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深度融合,有效发挥地方中职学校的功能,聚力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中职学生现代职业素养的培育提供重要的参考模式。

深度融合 “院校企”共育人才

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新的产业或行业不断产生,行业的复杂性、多样性使工作岗位频繁变迁;同时,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对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服务于人的终身发展,而职业教育突出的“职业性”决定其肩负着服务“职业人”终身发展的使命,职业生涯的规划、职业技能的强化、创新思维的培育是现代“职业人”发展的关键核心要素。

因此,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紧抓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脉络,利用“院校企”共育人才的模式,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高校提前介入中职教育,共同会商培养目标;企业深度融合学校教学,共同制定教学标准。

职业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为地方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中职教育基础性地位明确后,绝大部分的中职学生通过顺畅的职业教育升学路径,进入了高职院校,甚至本科院校学习,无形之中也给满足地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带来了新的挑战,而“院校企”深度融合的教育共同体建设,则为技能人才培养本土化提供路径。

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通过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独山能源有限公司、浙江卫星能源有限公司及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依爱夫游戏装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创设化学工艺五年制订单班、服装设计与工艺虚拟订单班。合作过程中,地方企业同步介入学生的中职、高校阶段岗位实践,通过每学期的岗位见习、寒暑假的岗位实习、毕业前的定岗实习,让学生在五年、六年、七年的就学期间对企业有全方位、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产生与专业相联结的职业情感,以更好地促使学生毕业后返回企业工作。

深度融合的教育共同体建设,也让校企深度交融、共育人才。职业教育通过尝试产业学院建设,促使其在基础性背景,继续强化与企业、产业的联结度,凸显“职业”属性。2021年12月,学校联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及其产业园,开启了“独山港新材料产业学院”的建设,将其打造为职业学校联系企业的桥头堡、企业对接人才培养的传输带、园区提升人才层次的孵化器。

今年1月13日,独山港新材料产业学院一届二次理事会暨教学指导委员会一次会议在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召开,进一步推动独山港新材料产业学院各方面建设工作扎实落地。目前,该产业学院已获评嘉兴市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浙江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未来,独山港新材料产业学院也将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势,面向化工新材料等相关产业,着力推动行业、企业与专业的深度融合,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与政府、高校、企业共同建设,合力打造四方合作的“平湖样板”。

多方合作 升学路径多样化

深化中高职衔接、加强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途径。当前,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浙江省积极探索推进中高职课程改革和人才一体化培养。

深度融合的教育共同体建设,是中职教育深化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创新模式,也推动着职业教育升学路径多样化发展。

2022年6月,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独山能源有限公司、浙江卫星能源有限公司成功申请数控技术应用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专业,成为浙江省首批试点的9所学校之一。

在申报及成功获批后,通过“院校企”深度合作,三方多次联合研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积极构建了高校提前介入中职教育,共同会商培养目标的模式;企业深度融合学校教学,共同制定教学标准、共同研讨课程内容、共同实施教学评价,有机畅通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

深度融合的教育共同体建设,也为学校开设多样的“一体化”专业注入能量,为学子提升提供更多样的路径。2024学年,平湖市职业中专设置三大“一体化”专业,包括“中本一体化”“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中高职一体化”。

“中本一体化”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平湖市职业中专与嘉兴南湖学院联办的专业,七年一体化就读完成中职和本科的学习,学生毕业时可取得“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符合条件者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学校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办的“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专业,包括数控技术应用、精细化工技术、化学工艺三个专业方向。在就业导向上,学校与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德西福格汽车配件(平湖)有限公司、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湛新树脂(中国)有限公司、浙江合盛硅业有限公司、阿克菲姆膜材(嘉兴)有限公司、嘉兴联合化学有限公司等结对合作,学生毕业后符合要求可直接进入合作企业工作。

校与校的共建,也为一体化专业设置提供更多师资力量和交流平台。学校积极开拓合作,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联办,开设有数控技术运用、电气运行与控制、化学工艺、服装设计与工艺、跨境电子商务(数字营销方向)、会计事务、航空服务专业,大学转段率均在98%及以上。

除了“一体化”专业,学校还开设“冲刺本科”专业,学生在三年中职学习后,参加浙江省单招单考;“综合高中”专业,学生注册普通高中学籍,三年后可获得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五年制大专”,与嘉兴大学联办幼儿保育(学前教育)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开设留学特色专业,外语成绩达标者可到日本、韩国等国求学,取得教育部认可的大学本科文凭。

“三元育人” 全方位赋能提质

“院校企”深度融合的“三元育人”教育共同体范式经实践,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并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推动学校在各方面全方位提升。

“三元育人”进一步带动学校“升值”,丰富办学内涵。一年来,学校获评全国职业教育数字校园样板校、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成功申报独山港绿色化工产教融合基地(省级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智能制造现代职业素养实训基地(省级实习实训基地);选送的两篇案例获评浙江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典型案例。

去年9月,一则喜讯从天津传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时装技术国赛精选项目中,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全小兰老师取得全国第二名,并且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这背后是全小兰老师的努力进取,也是学校融合平台的多方助力,展现出学校“三元育人”的教育共同体范式,为学校教师提升自身综合能力赋能的成果。

近三年来,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团队获评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浙江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中拥有全国模范教师、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新增国家级考评员3人、浙江省杰出教师1人、正高级讲师2人、特级教师1人、嘉兴市领军人才1人、嘉兴市名校长1人、嘉兴市名师3人等。

2022年,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学生张迎奥,以其自制的灭火无人机,一举拿下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整个浙江仅有3名学生获得这项荣誉。除此之外,张迎奥还获得了全国第三届中华职教创新大赛一等奖、浙江省“第十七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一等奖等共计14项荣誉。后来,张迎奥同学也成功考入浙江理工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继续朝着他的梦想前进。

“三元育人”的教育共同体范式,让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进一步提高,为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近三年,学校单招单考本科人数一直位列浙江省第一梯队;学生参加浙江省乃至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率100%。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期间,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化工生产技术赛项金牌;成功晋级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10进5选拔赛;获得国家、省创新创业大赛奖牌26块。

此外,学校积极拓展“三元育人”模式的受众群体,从校内走向校外,通过强化对外服务“共富”社会,持续打造“共同富裕职教样板”,开拓新型学徒制培训模式和公益体验课程。一年来,学校共对外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3期,累计完成社会培训7500人次。面对全市小学、初中学生,学校还开设职业体验课程20门,包括工业机器人体验课、3D打印笔体验课、花卉栽培技术、Python趣味编程等课程,参与体验中小学生750余人。

未来,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将继续深化创建“三元育人”教育共同体范式,通过“院校企”多方合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把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对接。通过创新模式、聚焦质量、拓展服务、接轨国际,学校也会继续深入打造职业教育的质量高地、服务地方的技术金地、接轨国际的育人园地,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展现出新时代的职教风采。


精细化消费加速孕育宠物经济新职业

中新社长沙5月19日电 (记者 唐小晴)2024中部(长沙)宠物及水族产业博览会暨都市潮宠节正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场宠物行业盛会预计吸引10万余名宠友和门店主理人参加。

在西安从事异宠生意的李源带着三岁半的羊驼米菲前来“相亲”。出发前,他给米菲洗澡装扮造型花了四小时,包括打腮红。李源饲养的幼年羊驼一只能卖24000元(人民币,下同),他每年在米菲身上的花费达几千元,参加朋友聚会也带着它。

5月17日,从西安到长沙参加宠博会的羊驼米菲被围观拍照。中新社记者 唐小晴 摄

头戴粉色头纱、脖子上挂着珍珠项链的米菲成了宠物博览会上的“明星”,吸引参观者驻足拍照。29岁的李源说,希望在宠物博览会上为米菲找到心仪“男朋友”。

除了米菲,李源此次参展还带来自己养殖的玉米蛇、蜥蜴、土拨鼠等异宠。他说,在中国,养异宠和小型哺乳类萌宠的人越来越多,每年成倍数增长。

当下,中国宠物市场需求正变得更精细、多元和个性。

一些宠物主通过生物塑化和透明标本将死去的宠物继续留在身边。大连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总经理孙永林告诉记者,很多年轻人不舍得陪伴自己多年的爱宠离去,就用标本让爱宠“重获新生”。

“很多宠物主联系我,要把死去的狗狗带皮毛保存,将一只狗做成生物塑化标本的费用是16000元。”孙永林说,又如鲟鱼、反游猫鱼、蝾螈、玉米蛇、甲鱼等,一般用透明骨骼染色包埋技术做成摆件。

萌宠经济推动宠物零食持续上新。一家高端宠物零食品牌展出各种大小型犬磨牙棒,有风干的牛扇骨、牛大骨、牛脊骨和猪腿骨。

这家宠物零食品牌的工作人员林庆建说,添加了玻尿酸的蛋黄派和蒸煮火鸡腿、鹿肉胡萝卜、滋补大鹌鹑、多肉猪腿骨等宠物零食很受欢迎。“宠物主逢年过节会给爱宠买零食,我们刚上新了多种口味的宠物粽子。”林庆建说,许多宠物零食品牌还会推出月饼礼盒、中秋礼盒和过年礼包。

5月17日,宠物零食品牌工作人员林庆建在宠博会的展区整理宠物磨牙棒。中新社记者 唐小晴 摄

据派读宠物行业大数据平台出品的《2023年-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为2793亿元,预计2026年达3613亿元。正在崛起的宠物经济也催生出各类新职业,包括宠物摄影师、美容师、殡葬师和正骨师等。

肖华武是一位宠物管家,在长沙岳麓区开宠物酒店,专门托管金毛、拉布拉多和比熊犬。在此寄养的狗狗住单间,房间有独立摄像头和空调。每逢天晴,肖华武会把狗狗们带到室外跑道和大草坪上玩耍。他说,人们外出旅游和放假时喜欢寄养宠物,每天费用100多元。

从事犬只训练近30年的徐达波是湖南省犬业协会副会长。他说,随着家庭宠物驯导需求大增,宠物训导师和训练学校数量逐年增加。除了训练狗狗行为,宠物训导师还会教宠物主了解狗狗心理,如何进行科学饲养、应对人犬分离焦虑症等。

“宠物美容师成行业紧缺人才,每年缺口600万。”陈锦秀在长沙创办了一家宠物美容学校,培训宠物美容师、训导师等。这位宠物美容与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考评员说,中国不少职业学校、高校纷纷开设宠物养护、驯导等课程及专业,为宠物行业带来更多高质量人才。

5月17日,宠博会现场举行宠物护理与美容职业技能等级大赛。中新社记者 唐小晴 摄

宠博会现场举行了宠物护理与美容职业技能等级大赛。北京一家宠物专业领域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潘姓工作人员说,去年有200余人通过宠物美容师资格认证考试,还有很多人有意参加宠物烘焙师考证。(完)

发布于:北京?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17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