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翻译即非翻译:游戏本地化工作中的叙事设计 封面会客厅“老爸专业户”张晨光:演戏无需设计太多,要深入角色 有生活敏感度
所谓翻译即非翻译:游戏本地化工作中的叙事设计 封面会客厅“老爸专业户”张晨光:演戏无需设计太多,要深入角色 有生活敏感度,
所谓翻译即非翻译:游戏本地化工作中的叙事设计
本地化不仅是“翻译”
(注:本文主要来自本人在机核网发布过的文章,另包括了一些当时太困忘了写的内容。额外内容用红字标注。已看过全文的朋友直接翻到红字即可。)
首先说明,这篇文章跟《沉没意志》(Minds Beneath Us,下称《沉没》)关系不大。《沉没》这个项目已经过去了,就让它过去。揪着一个项目反复吹的事我干不来,反复吹同一个东西就表示实在没有别的啥东西好吹了,我觉得比较丢人。
然而没办法,本文里还要大量提到《沉没》,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我这几年来反复跟各种甲方和翻译公司沟通、强调、讲解、宣扬的东西,而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肯去听或者信,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光讲理论没有例子比较难懂。现在,终于有一个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由我亲自动手按照我那套“玄之又玄耸人听闻多此一举毫无必要”(并没有谁这么直说过,但是我不瞎,暗示意思都懂得)的理论做出来而且市场反响还不错的例子。我们就来借着它重新讲一遍。
中心思想就是:游戏本地化远远不仅是“翻译”而已。本地化译者“应该”做的工作实际上是“重构叙事结构体”。什么意思?就是原文(游戏文本)不是一句接一句的“单句数组”,而是一整个“不可拆分”的叙事结构体。前句跟后句之间有隐含的逻辑联系过渡,前段和后端之间有思路发展过程,前章和后章之间有剧情安排照应。译者的工作是把这“一整套结构体”从一个文化语境搬到另一个文化语境,就好比把一座房子从山坡上搬到沼泽边:把每块砖编上号拆下来再原样拼装,肯定站不稳,你得因地制宜改地基、加柱子等等。干这个工程最终目的是“让这个房子搬运之后还能跟原来一样用”,不是让它在原子层面跟原来完全不差。
审视翻译
我在微博上好像提过不止一两回。审视翻译可以分两种视角:横向视角和纵向视角。
上图所示是横向视角。原文和译文拆分成 N 个文本单元,横着逐一比对每个单元的原文与译文是否匹配。这也是大概 90% 的翻译公司项目经理给译文打分的模式。按上文的比喻,这就是把砖编号拆房子重装,默认如果每一块砖都在原来的位置,整个结构体就肯定具备跟之前等同的功能。这种模式对付法律之类的文件是没问题的,因为法律文件修辞成分是零、叙事技巧是零,一切都平直摆在字面上,跟乐高积木一样,全是标准化制件,搁一起定然能拼上。
上图所示是纵向视角。这是广义文学翻译(包括译者和审视者)应该采取的正确视角。原文是一个整体,如果拆散成零件就跟原来不是同一个东西了。译文也是一个整体,抛开原文光看它自己,气也通脉也顺。它俩的关系应该是整体跟整体对等。具体到游戏上,除了本地化译者和极少数专门愿意考据的玩家之外,“没有任何人会用两种语言把同一个游戏玩两遍”。比如说中文游戏译介成英语,那英语玩家从头到尾就“只看得到英文版”,没有任何人读到英文版某个地方前后接不上,会退出游戏切换成中文再把这个地方玩一遍看看。一切“这个地方我绝对忠实于原文来的,毛病在你不在我”全是狡辩屁话。
所以译者在动手之前应该先把原文当成一个整体来分析:这里面哪些是硬性的信息?用了哪些叙事或者修辞手法?其中哪些是必须保留的(比如关系到前后文照应)?通过这些文字希望读者能有怎样的反应?
然后,把必须传达的硬性信息当骨骼,将希望达成的效果当目标,照着这个目标,根据情形自己定制零件,往骨骼上糊肉。
开始叙事之前,先要铺设好叙事用的工具,也就是人物。《沉没》里面涉及大量人物,各有各的性格,全部通过其台词风格来展示,而特定的汉语讲话风格在英语受众中并不一定能起到同样的作用。这就需要有组织、有布局的性格规划。比如:
程芳,角色定位是完美老婆,汉语台词体现用词偏柔弱,时时欲言又止。调整后英语台词体现是用词比其他人更礼貌,并且坚决拒绝任何脏字。
邱奕宏,角色定位是外向型阿宅。汉语表达习惯比英语含蓄,显得邱奕宏并没怎么外向。英语台词风格调整后跟所有人都额外自来熟。
赖洁,角色定位是高智商暴躁人。跟邱奕宏一样的问题,汉语表达习惯比英语含蓄,原样照搬不够暴躁。所以英文版里赖洁会额外多爆一些粗,阴阳怪气含量也更高。
白壁虎,角色定位是琢磨不透的准精神病。英语台词风格调整后基本上分成两个人格:平时语言粗俗、挑衅性强;长篇大论的时候头头是道、很有修养。
如此等等。给每个长期登场角色选择比较鲜明且简明可控的性格特征,在整个项目期间尽量维持住角色之间的“障壁”并不容易(毕竟项目工期长达数月,而且所有人都活在同一个脑子里),时不时就有秃噜扣的地方。好在这些角色戏份多,展开摊薄了并不太看得出来。相比之下,反倒是那些一次性登场的“日抛型”NPC 更容易保持性格完整一致。
从《沉没》的文本里选两段比较长的对话来举例。搬运到 indienova 后,做成了表格形式,一列中文,一列英文,一列注释,方便各位用“纵向视角”不受干预地分别完整阅读。下文的建议读法是:先光看中文,从头看到尾。然后翻回来,光看英文,从头看到尾。然后再返回来,一组一组两两比照看,如果有疑问再看注释。译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有相当程度的增删改,比较明显的会在注释里提供理由。注意,这些增删改并不是因为原文写得有毛病,而是汉语英语写作方法、阅读习惯不一样,在这些地方全盘照搬原文会导致译文读起来有抒情不顺、照应缺失、过渡不足等问题。换句话讲,就是“翻译腔”。
说到翻译腔,大多数人第一联想都是“噢我老朋友,我要狠狠踢你的屁股”。这只是翻译腔的微观层面的低级表现。再往上分析,还有更广泛存在的“宏观翻译腔”。具体情况请看我以前的微博,不占用这里的版面空间了。另外,大众认知里的“翻译腔”几乎清一色都是英译汉翻译腔。汉译英有翻译腔吗?显卡 A 跟主板 B 有时候不兼容,你说主板 B 跟显卡 A 会不会有时候不兼容?关于汉译英的“反向翻译腔”,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我另一条老微博。所有那些抱怨“外国人写的书读起来怪”但是又说不明白具体怎么怪的,全都是因为这种超越字面本身的宏观翻译腔,译者不问青红皂白直接逐句照搬,完全不管字缝里的字。
例一:戴勇诚
第一段涉及的人物是前来应聘当算劳的戴勇诚(Eugene Dai)和主角。对话戏,重点是角色性格塑造。戴勇诚是个即将步入老年的失业人口,走投无路后决定来当算劳挣钱。他对自己的过去是否定的,对社会现状是不满的,对未来应该如何是迷惘的,对算劳面谈是忐忑又矛盾的。从剧情的大局来看,主角入职第一天面谈这连续四段戏是主创费心思安排的一个重磅催泪弹,希望实现的效果是让玩家至少眼眶稍微酸一酸。
把这些都记住,再动手。
*推荐使用电脑端或网页版横屏阅读下表,体验更佳
原文(繁体中文)
译文(英文)
注释
戴勇誠: 我要從哪裡講起?Um, where shall I start?额外加语气词,强调角色的犹豫。
戴勇誠: 就先說說基本的好了。Let's start from the basics.//
戴勇誠: 我今年 49 歲,沒有妻小,目前和父親他老人家一起住在灣北郊區。I'm 49 years old. No wife, no kids, just my pa and myself, living outside Wanpei.角色设定是农村出身的老人,跟父亲感情很深,语言风格上要有所体现。称呼自己父亲用比较淳朴的“pa”而不是“dad”之类。
戴勇誠: 其實我是改制前的嘉玉縣人,幾年前才搬來這裡的。Used to live in Chiayu County before the reform. Moved over here a couple of years ago.不是受过很好教育的人,讲话比较随意,经常省略主语。
戴勇誠: 我老家有塊田,我職校輟學後就在家裡的田幫忙。We had a little farm back there. I stayed home to work for my pa after high school.//
戴勇誠: 跟著爸爸做了幾年我才把地接過來管。A few years down the road, I took it over from pa. Good old me, a business owner!农民出身,感觉自己能经商算是一项成就。在原文基础上增加一句,强化自豪感,顺便为下文即将到来的转折提供一点预示。
戴勇誠: 剛開始經營得還不錯,雖然作物價格不好,但也還過得去。Off the bat, things were not bad. We made okay-ish money from grains.//
戴勇誠: 後來我找了一小塊地種起比較有韌性的作物。Then I tried to grow this tough grass on the farm. Can't eat it, but good for braiding.“作物”这个词英语里不是农民开口就来的,俗称之 grass。为什么要种 grass?后面额外加一句解释,跟下面自然衔接。
戴勇誠: 把這些作物做成手工藝品後,在家裡樓下開了間小鋪。So we made it into baskets, mats, and stuff, and sold them in the farm store.“手工艺品”也是过于笼统,举例说明之。
戴勇誠: 結果我爸爸很喜歡,我們也就繼續做下去。Pa liked the idea. We made it an ongoing business.//
戴勇誠: 但你也知道這幾年那些「農業工廠」蓋得特別兇……But you know how it went back then. Agricultural factories were popping up everywhere...//
戴勇誠: 哎!我是不是一次講太多了?Ah, sorry I've been going on and on. My bad.老实人性格,在原文的基础上多加道歉。
戴勇誠: 應該讓你問些問題才對吧,你問吧?You have questions, don't you? Ask away.//
-> 農業工廠指的是?Agricultural factories? What are those?//
戴勇誠: 喔,你們都市人可能不熟啦。Right. You folks in the city prolly don't care much about that.根据角色设定选择用词。乡下人角色在文学影视作品里常用“prolly”而不是“probably”。
戴勇誠: 就是那種全自動種植作物的工廠。It's those factories growing crops and veggies inside. Don't need no farmer.额外强调不需要农民,给下文即将开始的牢骚打铺垫。
戴勇誠: 跟你說喔,真的是一棟一棟蓋不完。Man, they were really building them those days, hundreds of them.//
戴勇誠: 蓋就算了,整天排汙水排廢氣的。Nasty business, all that waste water and stinky gas.//
戴勇誠: 總之農業工廠的汙染越來越離譜。Anyway, the pollution got from bad to worse.//
戴勇誠: 別說要種東西,我們連要住都住不太下去了。Couldn't grow a thing on our farm. Couldn't even live there.//
戴勇誠: 最後我們這些小農的地不是被強迫收購,就是經營不下去。Small farms like us died out pretty soon. Either sell the land to factories or just kick the bucket.//
戴勇誠: 唉,日子還是得過。You know what they say, life goes on.英语里几乎从不用“唉”这个叹词。非要查字典应该只能搜出来“alas”之类始祖鸟级别的老棺材瓤子词。为了这个【无奈】的语气,加上“you know what they say”。
戴勇誠: 地被低價賣掉後我們到灣北來找機會。We sold the land on the cheap, and moved to Wanpei, looking to start over.//
戴勇誠: 儘管我爸爸很支持我……Pa was supportive and all...//
戴勇誠: 但在這種景氣下結果當然是一場空。But you know what it's like these days. Can't find no job.日常聊天,而且又是文化水平不很高的人,双重否定还表示否定。
戴勇誠: 現在我只能偶爾進城裡打些零工。I ended up doing gig jobs here and there.//
戴勇誠: 還真不是我在說,你們灣北人也真夠沒有人情味。Wanpei, huh. You city folks are a heartless bunch.//
戴勇誠: 小弟你是還好啦,但我在這碰到的盡是些沒水準的壞胚子。Not you, lad. I mean them. Haven't seen a single kind soul.角色设定,称呼主角叫“lad”,老派。
戴勇誠: 唉,我好像有點說過頭了。*Sigh* OK. That went far enough...这里一时没想到其他方法替换“唉”的叹息语气,只好用了*sigh*。注意这并不是个值得提倡的好办法,相当于船漏了用胶带临时补一补,丑且不可靠。出海手游里很多这么干的,不能说这么干的人多了它就具有了合理性。所有这么干的全都丑且不可靠,有一万个算一万个。
戴勇誠: 我這樣講你們灣北人,你會不會不高興?You won't take offense when I talk about Wanpei like that, will you?//
-> 不會,沒事的。Don't mind at all.//
戴勇誠: 這樣啊,那就好。Good to know.//
戴勇誠: 所以我才說小弟你人真的算不錯啦。You're a good egg, lad. Surely are.角色设定。老派人,用“good egg”。
戴勇誠: 其實後來想想可能也是我自己的問題。Come to think about it, maybe it's all my own fault.//
戴勇誠: 老覺得人家欺負自己,殊不知是自己無能。Good for nothing, yet always blaming others.//
戴勇誠: ……我剛剛也說了不少往事。...You heard plenty about it already.//
戴勇誠: 回頭看看我這人,還真是幹什麼都幹不好。I'm good for nothing, really.//
戴勇誠: 先是讀書讀不好,老家的地又給人搶了。Can't get into college. Can't keep the farm.拆成若干个 Can’t 开头的短句来强化语气。
戴勇誠: 來這裡什麼事業都做不起來。And now, can't find a job.//
戴勇誠: 我父親來灣北不久後病倒了,我卻賺不了什麼錢照顧他。Pa got sick after we moved to Wanpei. It's my turn to support him but I just can't.//
戴勇誠: ……就算是這樣。Even so...//
戴勇誠: 我還是相信我父親從小教育我的……I still believe in what pa told me...//
戴勇誠: 「努力就能收穫」。“Work hard and get paid”, he used to say all the time.//
戴勇誠: 所以雖然我覺得自己目前什麼都沒做到。I know I haven't got no real job right now.角色语言习惯,着重强调时双重否定还是否定。
戴勇誠: 但我的努力還是有價值的,熬下去總有天能收穫。Still, I'm trying hard. Sooner or later, it will pay off.//
戴勇誠: ……拍謝,我也知道我很愛提到我父親。Sorry, I'm giving you an earful about my pa.//
戴勇誠: 他一直是個很好的單親爸爸。He's a good man, my pa, a great man.“单亲”不重要。前面长篇大论念及爸爸的好,如果这里突然插进来一个妈(哪怕是死的)会打断文气。前面说过只有他和他爸,不需要在这里额外强调单亲。
戴勇誠: 我從小就很依賴他,就算現在錢這麼難賺,他也沒讓我餓過。He's the backbone of the family, always. Kept me well fed even in the hardest times.//
戴勇誠: 所以我才會老是把他掛嘴邊……Can't do without him now that we're talking about my life...//
戴勇誠: ……我好像說太多不重要的事情了?...I've said too much more than you'd like to know, eh?//
-> 不會,你辛苦了。No such thing. Thank you for sharing.“你辛苦了”在中文里是一句【无实意】的客套话,除了日语之外貌似都没有对应物。直接翻译过去很奇怪,说说话么有啥好苦的。需要改写成【具备合理社交功能的】台词。原文意思上最接近“I’m sorry to hear that”,但是真正要 sorry 的还没来呢。改成感谢分享。
戴勇誠: 你還真是個很體貼的人。You're awfully nice, lad.保持住 lad。
戴勇誠: ……其實我抱怨灣北的地方,在鄉下也是一樣。All this bad talk about Wanpei, outside the city it's about the same, I admit.//
戴勇誠: 大家都為了生活不得不變得比較沒耐心、比較冷酷。People are made heartless, just to make a living.//
戴勇誠: ……我自己也是一樣。...I'm not much better, either.//
戴勇誠: 我剛才沒有老實說的是。Didn't have the heart to tell you, but the truth is...//
戴勇誠: 雖然我父親強烈要求我不要做……Pa tried to talk me out of it time and again, alright?//
戴勇誠: 但為了討生活我最後還是混進道上了。Still, I ended up a gangster, to make a living.//
戴勇誠: 也傷害了不少人,幹了不少骯髒事……Did my share of dirty work and hurt more than a few people...//
戴勇誠: 要在這種地方活下去也沒辦法。I mean, what else can I do?//
戴勇誠: 你應該也知道離開你們工業區後,郊區這裏是個什麼樣子。You know what life is like outside your posh industrial zones.后半句无需重复,接下来马上就要详细讲。啰嗦会有损牢骚的力量。
戴勇誠: 環境又髒又臭,每天都有人死在路邊。Stinky air, foul water, dead bodies here and there.//
戴勇誠: 有被打死的、餓死的還有嗑嗨了暴斃的。Killed, starved, overdosed.//
戴勇誠: 你們城裡的人好像管我們郊區這裏叫「菌窟」。I think you city folks call it the Shithole.“Shithole”是个重点名词。“菌窟”从字面角度无论怎么翻译都过于文绉绉了,缺乏应该有的【歧视】力度。引入这个称呼就是要脏要狠,要让玩家不舒服、皱一下眉头寻思这人讲话怎么这样。然后继续往后玩,发现【几乎所有人】讲话都这样,包括筛选组的。筛选组的人很忌讳“算劳”,但是到了更宏观的社会视角,也不觉得 Shithole 这个称呼有什么不妥。仅有的两个例外是程芳和叶慈恩,她俩性格设定跟其他人很不一样,从头到尾都没用过 Shithole 这个词。
戴勇誠: 基本上還真就是那個樣子。Can't blame you. It is what it is.//
戴勇誠: 整個太合區就是一個不停孳生病菌的噁心貧民窟。The whole Taihe District is one giant shithole full of germs and maggots.顺承前文,既然已经是 shithole 了那就肯定不止是病菌了。
戴勇誠: 總之,我負責替幫派賣毒和走私你們工廠流出來的化學廢料。There I made money as a drug dealer. Also smuggled chemicals from factories.//
戴勇誠: 大概做了一年多吧。That lasted for about a year.//
戴勇誠: 到最後我都一直隱瞞著父親。Never mentioned a word to pa.//
想法: 他說到哽咽了……He's on the verge of tears...//
戴勇誠: 好了,大概就是這樣。OK. That's it.//
戴勇誠: 抱歉一開始沒有好好坦承。Sorry for trying to keep that part hidden.//
戴勇誠: ……哈哈。Heh...这是干笑、苦笑,跟其他的“哈哈”要有所区别,更短促。
戴勇誠: 把話說出來之後才發現自己是個滿糟糕的人……Looking back, I'm a terrible, terrible person...//
-> 我不這麼認為。I wouldn't say so.//
戴勇誠: 那你認為我是怎樣的人?What kind of person would you say I am, then?//
-> 已經盡力的人。A man who has tried.//
戴勇誠: 謝謝你。Thank you.//
戴勇誠: 謝謝你的體諒。Thank you for the kind words.//
戴勇誠: 我很久沒有被人這樣對待過了。I haven't seen any kindness for a very long time.//
戴勇誠: 現在的我每天就是一直……Nowadays I just...//
戴勇誠: 活下去。...just keep going.//
戴勇誠: 我還是很清楚自己是什麼樣子。I know what a loser I am.//
戴勇誠: 我老是在心裡抱怨環境、抱怨其他人……Always complaining, about the world, about other people...//
戴勇誠: 我自己也成了這環境中的一部分……Turns out I'm one of them, too.//
戴勇誠: 也成為了這種人……Not any better...//
戴勇誠: 你知道嗎?You know what?//
戴勇誠: 其實就在今天,我的父親過世了。Pa died. Today.这种情况越短力量越强,角色哽咽的时候很难说长句。压缩到不能再压缩。
戴勇誠: 他的病情一直沒有好轉,我卻籌不出藥錢。He got sicker and sicker, but I didn't have the money for medicine.角色动画表现上并没有哭出来。短暂的哽咽,从这句开始恢复正常语速。
戴勇誠: 這個機會就在這時跑出來,我原本以為……Then you guys called, telling me to come here. I thought...//
戴勇誠: 總之,我剛剛才在跟你面談之前接到朋友的電話通知。Well, got a phone call just before I came in, telling me pa's gone.//
戴勇誠: 你還是把這個機會給別人吧。Give this opportunity to someone else, maybe.//
戴勇誠: 來灣北後我就一直以讓父親的病情好轉為重心。Everything I did since coming to Wanpei was to make pa get better.//
戴勇誠: 每天就是不停工作、找機會……Rushing from gig to gig, always looking for a real job...//
戴勇誠: 現在父親過世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Now that he's gone, what's the point?//
戴勇誠: 就算你把機會給我,我也不知道拿這筆錢做什麼。Even if you sign me on, I have no use for the money anymore.//
戴勇誠: 也許買張自費的票,回鄉看看吧。Prolly buy myself a ticket to the hometown?//
戴勇誠: 我記得還有些親戚待在那兒的工廠工作。There should be some relatives, working in factories.//
戴勇誠: 總之還是謝謝你了小弟。Thank you, lad, really.//
戴勇誠: 說說話似乎多少有讓我心情好一些。Being here, saying it out loud, makes me feel a little better.//
戴勇誠: 再見了。You take care. Bye.//
例二:徐媛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徐媛(Yuna Hsu)。这个角色的基本设定是冷酷、聪明善算计、咄咄逼人,敌意极强。重点是她在关键时刻会时不时流露出一点善意。为了把这点善意凸显出来,需要把敌意拉高制造反差。英文版里徐媛的讲话风格是喜欢用大词和长句(文化水平高),经常用问句(逼迫感),几乎永远用“you”不用“we”(距离感),称呼程芳总是叫名但称呼主角大多叫姓(加倍距离感),较少用缩写词(正式感、距离感)。
原文(繁体中文)
译文(英文)
注释
徐媛: 當你處在一個巨大的體制裡,你很容易產生安逸感。Being an insignificant part of a behemoth gives a false sense of security.把体制称呼为活物 behemoth 方便下文立论更生动。
徐媛: 儘管這個體制並不公平,或甚至是惡意的、自私的,只服務不包括你的特定少數人。The behemoth doesn't care about you, doesn't treat you well. It even abuses you sometimes.顺承前文,巨兽【主观上】无视你。
徐媛: 但我們依舊樂於接受它。Still, you happily play your part.能避免用“we”的地方一律避免。我们讨论的就只有你戴士杰。
徐媛: 因為體制代表安定、代表千篇一律,代表一切可以預期。Exploit as it may, it provides predictability, which could be construed as reliability.法律词 construe + 额外复杂句式。
徐媛: 你覺得服從體制你就不會出事。Do your job, day in, day out, and nothing out of the ordinary will happen.详细化说明如何“服从体制”,强化说服力。
徐媛: 但這是錯的。Sadly, the world doesn't work that way.//
徐媛: 任何體制都有漏洞,而任何漏洞都會有人濫用。The behemoth has weak spots, and people take advantage of them all the time.//
徐媛: 這些濫用漏洞的人,總有一天會傷害到你。In doing so, they may damage your interest without being aware of it.额外加一句“却没有意识到”,加重强调“你”之小。
徐媛: 傷害到遵守體制規則的你。Suddenly you, the good boy obeying all the rules, take the blunt end oftheiractions.直译的话跟前句差别不大,重复并不能像中文一样表示强调,只会让人出戏。此处加了大量内容突出守规矩和吃苦果之间的反差。
徐媛: 你只是在賭機率而已,懂嗎?Life is like a gamble, don't you get it?//
徐媛: 「反正我不會是那個運氣不好的傻子。」"At least I'm not that sucker with the most to lose." Yeah, keep telling yourself that.额外加一句强化讥讽。这段戏整个需要感情张力。
徐媛: 但是抱歉,有時候你就是那個傻子。But sometimes youarethat sucker.//
徐媛: 今天,你就是那個傻子。Like right now.//
徐媛: 所以你必須做好準備。Be prepared, Dai. Be on your toes.要开始讲课了,额外加个称呼(姓)唤起注意。
徐媛: 而所謂準備可不是去改善、去推翻這個體制。I'm not telling you to change the world, to start a revolution.//
徐媛: 傻傻地相信改變一定會更好、相信自己你能帶來改變……One change at a time, making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yadda yadda...加“yadda yadda”强调不耐烦和不屑,增加感情张力。
徐媛: 那樣的妄想只會讓自己更加暴露在危險中。This kind of thinking gets you killed.//
徐媛: 你該做的是一起濫用漏洞,加入共犯結構。I'm telling you to stay alert, leap at any opportunity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system.Jointhem, not fight them.这是讲课的中心,加入感情强化。
徐媛: 或更甚,利用更大的漏洞剝削這些潛在競爭者。Or better still,outplaythem and be the master of the behemoth you're in.接起来文首 behemoth 的比喻,前后衔接通气。
徐媛: 這就是我在做的事情,持續保有優勢。This is what I've been doing, staying ahead of the game.//
徐媛: 你想要真正擁有安定、安全的未來,你就得比其他人更清楚局勢,比其他人更有影響力。You want a future? A cozy bubble of your own? Well, earn it, fight for it, kill for it.徐媛不是那种相信绝对安全安定的人,而且这段演说也暗示往上爬无止境。改为“cozy bubble”,相对的小天地。结尾用三个排比着重强调。
徐媛: 最後,站在其他人身上。You know how to keep yourself afloat when water starts rising?“站在其他人身上”直译跟前文接不上。此句换成“涨水“的比喻,给下句做铺垫。
徐媛: 那裡才是最安全的地方。Always make sure you stand on top of somebody.有了“涨水”的语境,可以把“站在其他人身上”放在这里,就顺理成章了。
徐媛: 所有人之上。Stand on top ofeverybody.//
徐媛: 難道不是嗎?Don't you agree?//
-> 你覺得所有人都想害你,但並不是這樣。You're paranoid. Not everyone is out to get you.//
徐媛: 不,你沒有搞懂。You still don't get it.//
徐媛: 所有傷害你的人,都不是在嘗試傷害你。Everyone is not out to get me, not intentionally.逻辑衔接。上句说的是“你”是徐媛,现在徐媛接过话头当然应该是“我”。
徐媛: 他們只是在掠奪他們自認應屬於他們的東西。They are simply maximizing their own benefits, pushing me around while they're at it.他们掠夺和伤害我不一定有因果关系,加上后半句建立因果。
徐媛: 而你只是附帶傷亡。You, me, we're part of the collateral damage.这个“你”指的是戴士杰了,但是直接照搬会跟上文论述脱钩。“You”和“me”并列。
徐媛: 一個毫無抵抗能力的,不需要在意的,被踩踏過去的雜草。Like a tuft of grass. They trod on us without thinking.//
徐媛: 無論如何,我說這些只是想幫你看清一些事情。There, I have given my free advice.姿态拉高,免费给你上一课。
徐媛: 至於怎麼理解這些話,是你自己的事。What to make of it? It's all up to you.//
-> 還真是謝了。Well, thanks for saying it.//
徐媛: 說真的。Now, seriously.//
徐媛: 你覺得我是個壞人嗎,戴士傑?Do you think I'm a bad person?//
-> 這對你來說重要嗎?是不是個壞人?A bad person? Do you care?//
徐媛: 回答我就好。Just answer me.//
徐媛: 當你為了一個目的不斷的努力,到了最後,你什麼都會做。When you strive so hard toward a goal, paying all the prices and making all the sacrifices...//
徐媛: 這某種程度上類似修昔底德陷阱。Sometimes it forms a self-sustaining cycle.修昔底德陷阱在英语里并没有什么人用。徐媛文化高归文化高,作为一个游戏根本上还得让玩家能看懂。连同前句一起,转写为“越付出代价就要付出越多代价的无限循环”。
徐媛: 隨著你對身邊事物的理解、掌握越來越多。The more you learn...//
徐媛: 你只會看見更多的潛在敵人、更多的陰謀和危險……The more enemies and traps you see.//
徐媛: 世界似乎比以往都更顯得惡意。Suddenly the world is a giant minefield.//
徐媛: 這促使你不斷尋求更強的控制力。You must try even harder to keep what you have.//
徐媛: 就你剛才說的那樣。Just like you said.//
徐媛: 你永遠無法安心,永遠覺得有人要害你。I grow paranoid, believe the whole world is out to get me.//
徐媛: 時時刻刻緊繃,找不到一個時間讓自己的內心喘口氣。I'm so tired, Dai. I sleep with one eye open and my armor on.//
徐媛: 所以我很慶幸有現在這種時刻。That's why I cherish moments like this.//
徐媛: 你知道我是怎麼樣的人,同時你在可見的未來都不會是我的敵人。A moment that I can speak my mind to someone who will never be my enemy, not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直译的话比照前句相当于陡然更换主题,不妥。额外增补,让这句展开解释 moments like this 到底是什么样的 moments。
-> 不好說,也許我會成為你的敵人。Don't be so sure. Maybe Iwillbe your enemy.//
徐媛: 這我不擔心。That I'm not worried about.//
徐媛: 即使你是敵人,也是很弱的那類。Even if you turn against me, you won't be a threat.直译“很弱”有损气场。
徐媛: 別急著生氣。Don't take offense just yet.//
徐媛: 說你弱是因為我感覺得出來你是個好人。You won't be a threat, because you're a good man.//
徐媛: 好人做不了什麼的。A good man won't have the heart to do what it takes to bring me down.//
徐媛: 難道不是嗎?Wouldn't you say so?//
结语
例子就举到这里。末尾有必要加个免责声明:首先,任何种类的翻译都没有“最优答案”甚至“唯一答案”,每个问题都有五十种套上去说得通的“OK 答案”。上述例子就真的只是例子,只有参考性没有权威性。时隔这么久,我自己重看一遍也觉得这里那里还能再改改。其次,叙事规划也好、具体的策略什么的也好,这些全都是属于“原创写作”的范畴。运用在本地化翻译工作中,最终效果如何主要还是取决于原文水平如何。翻译能耐再大,也不能让郭敬明变郭沫若,厨子再牛也不可能把土豆丝炒成一盘肥肠。
《沉没意志》的叙事、人物塑造、感情张力大受好评,归根结底是因为主创的构思和叙事能力就是有那么强,100 分满的话他可以拿到至少 90 分。作为译者,我的愿望和能力就是让它变成英文版后至少继续保持 90 分。换个游戏,假如中文文案 50 分,我撑死也只能让它 60 分及格。这就是客观现实。
这些年,我经手的乱七八糟的游戏多了去了(绝大多数我没有自主决策权),上述方法思路什么的干脆都用不上,因为那个中文文案,我看完了都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精神、希望起到什么效果,最后就只能东一把西一把胡逼翻。译者也好,开发者也好,对于游戏本地化这种事还是都应该冷静客观、坐和放宽。有幸碰上精品,别辜负了人家;平时大家都凑合,就跟着一起凑合得了。
* 本文为用户投稿,不代表 indienova 观点。
发布于:北京
封面会客厅“老爸专业户”张晨光:演戏无需设计太多,要深入角色 有生活敏感度
原标题:封面会客厅|“老爸专业户”张晨光:演戏无需设计太多,要深入角色 有生活敏感度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封面会客厅·人物简介】
张晨光,中国台湾演员、制片人、综艺节目主持人。1988年主演电视剧《情义无价》,1992年主演连续剧《京城四少》获得电视金钟奖、电视最佳男演员奖。影视代表作品有《玫瑰豪情》《日正当中》《大清后宫》《奋斗》《辣妈正传》《欢乐颂2》《那年花开月正圆》《都挺好》《西虹市首富》《流金岁月》《星辰大海》《今生有你》等。
说到演员张晨光,很多观众的第一反应就是各大影视剧中气质儒雅、外形沉稳的“爸爸”形象。从《那年花开月正圆》《欢乐颂2》《都挺好》到《流金岁月》《星辰大海》等,张晨光饰演的“爸爸”形象各具特色,深入人心。在刚刚会员收官的电视剧《今生有你》中,张晨光再一次以男主角的“爸爸”出现,与钟汉良扮演一对父子,备受关注。近日,张晨光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分享理解。
角色性格反差大
“只要戳中你们,就达到我演戏的效果了”
《今生有你》改编自匪我思存的虐恋小说,讲述的是心外科医生聂宇晟(钟汉良 饰)与曾经的恋人、单亲妈妈谈静(李小冉 饰)携手面对命运,最终迎来幸福人生的故事。而导致这对情侣“虐恋”的 " 幕后黑手 " ,就是在剧中饰演钟汉良爸爸“聂东远”的老戏骨张晨光。剧里,他独断专行,控制欲强,希望儿子按照自己的规划走,与儿子聂宇晟关系紧张。但面对孙辈时,他温情尽显,展现出来的“隔辈亲”让人破防。
“他固执、强势,也很心热,是面冷心热,单单是指对孙子还有对儿子。其他方面我觉得,他还是一个正常的人。”在张晨光看来,这个角色的魅力就在于“他能够让人烦,让人讨厌,然后到最后,他也会让人怜,让人不舍。这个性格的反差极大,把一个老人对亲情的看重,发挥到极大化。”
剧中,张晨光饰演的角色不仅拆散了儿子的爱情,让儿子痛苦到无法自拔,在发现孙子流落在外后,又不顾一切想把孩子夺回来的做法,让不少网友又气又恨。作为 "5G 冲浪选手 ",张晨光完全了解网友的弹幕留言," 说我是糟老头啊、烦人啊,为什么要阻碍谈静和聂宇晟在一起,越看越讨厌,越看越生气。我心想这就对了,只要能够戳中你们,让你们讨厌、让你们哭,也让你们喜欢,这就达到我演戏的效果了。"
拒绝人物“脸谱化”
拍戏从不设计,对角色深入了解
近年来,张晨光因在多部热播剧中出演“霸总爸爸”,被网友戏称为 " 爷圈顶流 "。但他演“爸爸”从来都是一戏一角,绝不“脸谱化”。比如在《星辰大海》和《今生有你》中分别给林峯和钟汉良 " 当爸爸 " 的感觉就非常不一样。“我拍戏从来不怎么去设计,要设计就是一些动作而已,那就是一种对生活现实的敏感度,还有就是对这个角色的深入了解。”
张晨光认为,在现场拍戏如果临场发挥设计太多,表演痕迹太大反而不好。“我以前翻看之前的作品,我当时就想说,哎,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表演?我从来也没去设计。你现在叫我再来演的话,我可能会演不出来。同样的戏如果说再隔个一年,我再来看的时候,就会想说哎,我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表演?这个都是随当时的情境讲的,自豪一点说是信手拈来。”
比如跟《今生有你》中的小演员“孙平”对戏时,那种纯真和不确定性,也会为张晨光的带来不少表演上的乐趣。“你会被这个孩子的表演带着再走走戏,会把你以前的一些淳朴习惯很不经意地表现出来,然后也会碰撞出来一些不确定的东西。这些不确定的东西,就是你以前做不到的,但是呢,现在经过时间的累积之后,居然还有办法把往日的一些情怀给找回来。”
看到有网友赞叹自己是“爷圈天花板”,张晨光连忙表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也不敢这么认为,这个圈外还有圈,所以说我不要以此自满,还得再接再厉,再努力。”
对话:“有钱的霸总都演过,现在想尝试一些没钱的角色”
封面新闻:之前在《星辰大海》演林峯的爸爸,这次在《今生有你》中又饰演了钟汉良的爸爸,跟这位两位合作的感受是?
张晨光:钟汉良他很敬业,很有想法,对戏剧的细节掌握得也非常好,很生动,很自然,没有什么表演上的痕迹,我喜欢跟他在一起飙戏的这种感觉。我希望下一次呢,能够邀请他来和我一起拍视频,看看他愿不愿意。林峯跟钟汉良一样,在细节上也是处理很好。但是他们两个人是一柔一刚,我相信在外形上面啊,观众们也可以分得出来,钟汉良比较容易讨人喜,林峯比较刚,接受时间可能相对会久。
封面新闻:剧中角色是个对孩子控制欲很强的人,现实中怎么看待这样的行为?
张晨光:在现实中,我觉得你跟孩子,与之为敌的话,那就是深仇大恨,没啥可聊的。但如果与之为友的话,那万事皆可商量。
封面新闻:刚刚在优酷开播的《乡村爱情14》中谢广坤是个作爹,有人说这个角色的有些行为和《乡村爱情》里的谢广坤有些相似,
张晨光:我2005年看到过《乡村爱情》,现在还有点印象,我觉得是编剧为了戏剧上的效果,还有这个人物上的造型,把这个谢广坤写得“作”到了一个极点。但我不认为我自己演绎的聂东远是个“作爹”,他是在这个情境的设置下,父亲和儿子因为种种的原因让这个隔阂越来越深,他也努力想去改变、去修复跟儿子之间的关系。我希望经过我演绎的这个角色,让观众们看到之后,有所领略、有所收获,看看自己是不是有这样一个爹,如果不是的话,最好;是的话,那是不是能够跟我一样,也做一个稍微的改变。
封面新闻:你之前也演了这么多霸总,塑造同类型角色时怎么把握演出差异感?
张晨光:是啊,确实都是一些霸总,但是霸总里面有分各式各样的,有温馨的,有严苛的,有跋扈的,有暖心的。你们都可以从(我)以往的这些剧里面去找出来,但是你叫我一一再告诉你们说那个叫什么名字,这个叫什么名字,其实现在剧本我上午看了,我下午可能就忘了,所以说很多事情我都忘了,但是这个我还记得,就是说我会把他分门别类,虽然是霸总,但是是不一样的霸总,我不会把他演成脸谱化的霸总。
封面新闻:演了不少家境优渥的霸总,会不会有职业上的苦恼?
张晨光:有钱的霸总都演过,现在想尝试一些没钱的角色,要看起来很窘迫这样的戏,目前正在拍摄这样的戏,各位也可以看看(我这次会有)不一样的样子,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这部戏叫《我要逆风去》。
封面新闻:刚入行时对自己事业有什么样的期待,实现了吗?
张晨光:在刚入行然后开始成名之后,我就告诉自己,不要做一个明星,要做一个演员,一个优质有深度的演员。然后,不要把演员当成职业,要把演员当成一份事业来经营。哈哈,现在我做到了,我开了两个公司,团队里十几个人,真的是梦想成真。
封面新闻:有什么想对年轻演员说的?
张晨光:年轻人,你们努力吧,未来的世界是你们的,好好加油。?